歐盟貿易協議不斷變更 中國出口紡企需謹慎對待
出口商品結構重疊性不高,但隨著中國出口結構的調整,與韓國在中高端產品上的競爭或將愈發激烈。
2010年9月16日,歐盟成員國一致同意與韓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這將是歐盟與亞洲國家簽署的第一份自貿協議。有專家分析認為,此協議的簽署將為歐盟與印度等國家后續商簽FTA提供范本。由于中國與歐盟簽署自貿協定還沒有確切的時間表,因此,一旦歐盟-韓國自貿協定于2011年7月1日生效,中國對歐盟的出口恐面臨變數。
據悉,協議將于下月6日在布魯塞爾的歐盟韓國峰會上簽署。歐盟官員表示,與韓國的自貿協議將為歐盟制造商創造大約190億歐元的新出口。根據歐盟的統計,歐盟與韓國去年貨物貿易總額達到530億歐元。
歐盟-韓國FTA生效后,超過97%的歐盟工業產業和超過90%的韓國工業產品將會降至零關稅。韓國的汽車及其零部件、農漁產品、紡織與機械產品均可望受惠。
歐盟輪值主席國比利時的外長范納克爾表示,這是歐盟“有史以來最雄心勃勃的協議”。他說,這項雙邊貿易協議將把歐洲和亞洲的經濟聯系更緊密地綁在一起,對歐盟打開亞洲市場是前進的一大步。據悉,歐盟目前也正與印度就簽署貿易協議進行磋商,歐盟希望能在2010年12月達成這項協議。
歐盟和韓國都是中國重要的貿易伙伴。特別是歐盟,更是中國第一大出口目的地。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中歐雙邊貿易額為3640.85億美元,占我國進出口總值的16.5%。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貿易研究所國際貿易研究室副研究員倪月菊表示,歐盟與韓國等亞洲國家簽署自貿協定,對中國出口肯定會有影響,特別是在歐洲需求不振的情況下。近期,中國和韓國的出口增幅都出現下滑跡象,歐洲市場的競爭更為激烈。FTA生效后,韓國出口商品的價格大幅降低,這對現階段以價取勝的中國商品將是一個挑戰。
中國社科院亞非研究所金英姬博士表示,韓國的出口商品以船舶、手機、汽車、石油化工產品為主。而中國出口歐盟的產品主要是機電產品、紡織品及原料和家具、玩具。中韓對歐出口的重疊性看似并不強,但是,在紡織品、船舶制造方面,韓國商品仍將對中國構成很大威脅。特別是隨著中國出口結構的調整,中國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增多,就會出現與韓國商品的直接對抗。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