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業上下游現僵持狀態
10月初,記者在采訪價格大漲包含了人為炒作的因素,年底前棉花必將快速走跌。不料,年底來到,據新華社11月14日的消息,鄭州期貨交易所棉花期貨主力合約10日以來的連續大幅下跌,已造成棉花現貨市場價格快速下降。
10日,鄭州期貨交易所2011年5月的期貨價格在創下33720元/噸的新高后,開始出現下跌態勢,至12日收盤時已跌至29290元/噸。而籽棉收購市場上周也是經歷過山車,收購價格從7元/斤左右一路跌到6元/斤左右。受市場下跌影響,棉販開始加快出售手中籽棉。
棉花價格對于鄭州金旭紡織有限公司董事長李需民來說,是久壓心頭的一塊石頭。半個月前,他來杭州參加本報舉辦的中國第二屆創業板峰會,一談到棉花價格,就是一臉苦澀。昨天,李需民在接受采訪時說,棉花現貨價格11月15日已經開始下跌。
李需民的企業主要做棉紗等中游產品,浙江不少棉紡企業是在他那里進貨的,但最新的價格變動還沒傳導到浙江。記者詢問了幾家浙江的棉紡企業負責人,他們均表示現貨價格波動不大,需要繼續觀望。
“目前的棉花價格是每噸3萬元左右。”浙江雙可達紡織有限公司的朱先生告訴記者,該公司的棉花原料主要來自新疆,由于價格處在高位,這家生產棉紗線的企業不敢多買多囤,有訂單后才按需采購,“一些大型棉紡企業在價格低位時如果有棉花儲備,受的影響會小一些。但浙江做純棉的企業大多數規模較小,因此我們只能每天觀察價格,一批一批地買進,萬一急速下跌就要虧本了。”大多數棉紡企業目前還不敢對后市輕易下結論,更不敢放手買進和賣出,逐漸形成了一個僵持的狀態。
“觀望氣氛濃厚。”記者從浙江省棉紡協會了解到,目前棉花市場的價格態勢基本是籽棉收購價格波動較大,棉花現貨價格出現一定下滑,棉紗價格基本穩定,軋花廠不愿意賣,紡織廠采購也不多,買賣雙方都處于觀望期。另外,下游市場對于棉紗的采購也持續以觀望或是消耗庫存為主,新增訂單較少。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