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亞對人造纖維的出口繼續保持配額
在棉紡工業的價格急劇上升之后,印度尼西亞是世界第三大人造纖維生產商,總產量大約38萬噸/年,但是并不能保證紡紗行業的需求能夠得到滿足。原因是國家的人造纖維生產商的外銷優先于國內銷售。
印度尼西亞國家紡織研究院的數據分析表明,出口銷售在國家的人造纖維產量中所占的份額繼續上升,從2007年的29.7%上升到2008年的38.7%,2009年的43.9%和2010年的45.8%,這降低了在國內市場的銷售份額。
印度尼西亞國家紡織研究院的執行董事吉塔說,紡紗行業的壓力不僅僅是人造纖維的供應缺乏,而且還有人造纖維的價格。人造纖維在國內銷售的價格比出口價格高。印度尼西亞國家紡織研究院的記錄的價格表明,在國內銷售的人造纖維價格比出口價格高5-18美分/千克。而人造纖維的進口價格高13-44美分/千克。
美國是印度尼西亞人造纖維出口的一個主要市場,印度尼西亞的人造纖維在美國市場上的份額從2009年的49%下降到2010年的45%。盡管印度尼西亞的人造纖維出口增長了38%,但是遠遠低于印度的143%、西班牙的152%、中國的80%、中國臺灣的180%和泰國的65%的出口增長,
為重新提高人造纖維的生產,印度尼西亞國家紡織研究院建議政府對人造纖維的配額,同中國和印度在棉花方面采取的實踐措施一樣。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