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紡業:家居生態鏈漸行漸近
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轉變,家居家居,而布藝是軟裝修中最為常用的裝飾材料。
因此,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關注家裝布藝,對裝飾布的需求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大家紡概念逐步從務虛走向務實,眾多家紡企業已經或者準備涉足大家紡領域。
店面陳列解決審美難題
大家紡概念的落實,不僅考驗著企業的設計師,同時還給陳列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們必須用更敏銳的視角來洞察消費者的真實生活,發現對時尚家居、藝術紡織品的進一步需求。
很多消費者在購買窗簾時都難以抉擇,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不知道如何使之與家具、壁紙及其他裝飾品相匹配。很少有人能夠一次性買完所需產品,而是不斷經過拍照、比對,在忐忑中與窗簾商簽下訂單。消費者并非設計師,普遍不具備較高的審美能力,因此憑空想象出搭配效果具有一定困難。
浙江諾亞紡織有限公司銷售副總經理蘭世晟說:“布藝裝飾最重要的就是色彩搭配,我們的定位一直是大家居,非常重視窗簾和沙發布的搭配。在我們的店面,設計師和陳列師為消費者打造出一個全方位的展示空間,各種色彩圖案的布藝已經搭配妥當,消費者不需要再費盡心思挑選而是可以很輕松地做出選擇。可以說店面本身就像一個無形的設計師,起到引導消費的作用,它不用言語,只用展示就已經告訴消費者該如何搭配,為消費者解決了審美難題。”
在多樣化的產品展示中,家紡界舊有的陳列銷售模式被逐步淡化,當所有相關的家紡產品被整合起來,所營造出的整體家居氛圍極具感染力,能夠進一步刺激消費,同時也更能體現各個品牌對細節、對風格的把握能力。
具象展示刺激購物欲望
然而,也有一些企業在采訪中表示,由于成本太高,現階段還無力向大家紡靠攏。這里面,存在著對大家紡概念的一個誤解,并非涵蓋所有家紡產品才能稱之為大家紡,在記者看來,大家紡并不求全,而是重在營造氛圍,達到一種整體感,以烘托主打產品。為消費者營造一個便利的、能夠產生購物欲望的環境是大家紡落地實施需要邁出的第一步。
當記者走進位于北京燕莎奧特萊斯的裝飾布專賣店時,碰到顧客上前詢問店里零星陳列著的家具的購買地點。雖然家具樣式并無特別之處,但是搭配的布藝卻較為少見,美艷動人,使一件普通的家具變身為一件時尚單品。而銷售人員表示,那是廠家為了展示其生產的布藝產品而專門定做的家具。由此可見,家紡產品的展出形式十分重要,一塊艷麗的布藝只會讓消費者覺得好看,卻并不能想象到它的用途以及它與家具搭配的效果,而具象的展示遠比一塊塊抽象的布藝吊卡更直觀,更容易引起消費者的注意。
特色產品完善大家紡布局
據眾多窗簾布藝企業反映,現在行業的競爭比較激烈,產品同質化問題較為嚴重,主要的問題還是專利意識淡薄,仿冒現象普遍。
海寧美特爾紡織布藝有限公司經理朱佳哲說:“布藝并不是什么高科技,由于行業沒有保護意識,缺乏道德和法律約束,很容易形成某個企業辛苦開發出某種花色,很快類似產品就出現在各個商家專柜的局面。而且,窗簾、沙發布畢竟是裝飾性產品,比較易磨損,也容易過時,消費者為了可以常換常新,并不會去深究正品與仿品有什么不同,只會比較哪家賣得更為便宜。這給很多企業造成困擾。”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諾亞紡織只能不斷提高自己產品的附加值,以落實大家紡。他們一是引進比利時的機器,織造出工藝復雜的產品。蘭世晟說:“布藝產品的價格差別就在原材料成本和織造成本上。我們生產割絨布的機器是從比利時引進的,一臺就價值250萬元,而每天只能織造出50多米,而很多企業采用國產機器,造價沒有這么高,反而每天能織造出幾百米。”雖然織造成本高,但是這種產品卻不容易被仿冒。此外,推出自己的特色產品更易于企業塑造自身特色,完善大家紡的產品布局,形成高檔、中檔產品兼備,大眾、特色產品互補的局面。
二是打造大家紡形象店。蘭世晟表示,諾亞紡織將產品分成十大風格,如古典奢華、田園、新亞洲、簡歐、純古典、法式、都市等,在展廳內按照風格以及不同功能的區域配合相應的家居產品對產品進行分類擺放。這樣的優勢在于,消費者可以按照自己家庭的布局和風格對號入座,有了更為明確的目標。
蘭世晟提到:“之所以有這么多種分類,一方面是為了更好地對應現實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利于消費者進行價格比較、控制花費。例如,如果全家都選用古典奢華風格的布藝產品,自然造價很高,而在次臥、陽臺等不重要的地方,我們就提供了價格適中的簡歐風格產品。”
在別家看到類似的產品可能并不覺得特別,然而在經過精心布置的展廳內卻別有一番風味。雖然大家紡展廳造價較高,然而在無形中卻增加了產品附加值,更利于吸引消費者。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