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家紡展:見證產業發展與升級
8月29日,2011中國國際家用紡織品及輔料(秋冬)博覽會猶如一卷展開的油畫,慢慢鋪陳,精彩亮相,而后綻放饕餮盛宴。
兼收并蓄 國際包容性最強
本屆中國國際家紡展是亞洲規模最大、檔次最高的家紡專業展會,吸引了大量的國際參展商,來自意大利、土耳其、印度、德國等國家的家紡產品和中國家紡產品站在了同一個舞臺上。中國國際家紡展已經越來越貼近國際展會的高度,中國設計師可以不出國門就能夠洞悉到國際流行趨勢。
上海家用紡織行業協會會長翁和生在采訪中指出,國際化是此次展會的最大亮點。他表示:“國際化表明這個展會舉辦得越來越好,我們所有的產品設計必須要融入到國際化中去,這樣才能跟得上國際的設計潮流。通過這種展會國際化的交流,一定會進一步提高我們整個家紡行業。”
東西傳統文化豐厚的工藝積淀,正是歷史文明留給人類共同的文化瑰寶,也是時下創意設計和形成家紡流行趨勢的重要元素。家紡企業開始更多地關注中國消費者真正喜歡的花型圖案,真正挖掘中國文化。現代扎染、繡花、手繪、經編……家紡企業在吸納國際先進技藝、流行色彩的同時,充分結合企業、民族特色,推陳出新,吐納繁榮。
人氣匯聚 展商和觀眾最多
今年家紡展的重要特點就是參展商和觀眾的人數特別多。來自27個國家和地區的1100多家知名家紡企業在展會上大放異彩。如意大利的Sistema Moda Italia、美國的時尚家居產品協會、臺灣區織布工業同業公會,以及巴西、韓國、巴基斯坦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將以展團的形式參展,其中希臘、意大利及西班牙等國際展團是首次在該家紡展上亮相,帶來了更具特色、更新鮮的產品。
匯聚人氣就是匯聚財富。作為亞洲家紡采購集中地,家紡展吸引了來自四面八方的國際買家踴躍參與。其中包括,英國頂級家居品牌Laura Ashley、美國零售百貨公司Sears Holdings、日本時尚產品連鎖店Franc Franc的采購代理商BALS Corporation、臺灣的Nibico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等。來自亞洲、歐洲及美國等世界各地的優秀買家都將云集于此,共同尋找來自中國及海外的家紡產品、科技、設計及供應商。國際買手表示,中國國際家紡展能夠清晰展示產品,讓買家方便搜尋,利于在展會上物色到優秀的中國供應商。尤其是展會提供的商貿配對服務,更是深得國際買手的肯定,使他們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接觸到符合采購需要的參展商,并進行深入洽談。
環保低碳 舒適生活最健康
除了側重家紡產品的功能性、系列性,環保低碳也是本屆家紡展的關鍵詞。無論是家紡產品,還是參展布展,家紡展都在倡導低碳經濟和環保風潮。卓飾紡織品(上海)有限公司用循環使用的環保真皮材質詮釋了“低碳生活”,這種在歐美大受歡迎的環保真皮材料,也將在國內被慢慢接受。眾多企業積極采用環保材料裝修,甚至將展會道具二次利用。中國國際家紡展必將成為真正的綠色展會。
現代生活注重舒適的境界也在本次家紡展中得以體現。當我們一直在追尋,根本沒有時間享受生活的時候,將生活節奏放慢,在天然的質地中,在繽紛的花色中,慢慢感受家紡營造的輕松氛圍,慢慢感受舒適。現場參觀者劉小姐告訴記者:“在這些淳樸的布藝中會忘掉很多煩惱,腦子放空,渾身輕松。”
推崇設計 行業發展最前沿
缺少優秀的設計人才始終是家紡設計,乃至整個行業的一個瓶頸。中國國際家紡設計大賽的隆重頒獎是本屆家紡展的重要看點。貿易合作是家紡展的基本功能,通過展會企業可以充分地展示產品、促進企業了解行業動態和市場需求以調整結構。同時,挖掘企業發展的源泉可以完善整個產業鏈,從而促進家紡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中國國際家紡展連年舉辦設計大賽,并將設計大賽推上展會的重要舞臺,人才是行業發展的不竭動力,原創設計在不斷引領行業的發展。通過設計大賽,并將在資源整合中涌現出一大批人才。
家紡設計是家紡行業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影響其發展的重要力量,培養出高素質且能力全面的設計人才至關重要。全力支持家紡設計人才的培養,將時尚與創意元素相結合,對整個家紡行業的發展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細節服務 專注方便最人性
細節彰顯魅力,本屆家紡展從細節入手,處處展現人性化服務。每個展館都設置休息區供參觀者休憩;主辦方提供了詳細的展商資料和展位圖;直接對接重要客戶,舉辦交流研討會;展商通過IPAD等電子產品更形象生動地推介自己的產品;家紡產品系列陳列,每個展位都像是一個溫馨的家讓人流連往返。
家紡界提出了“大家紡”的概念,將床品、布藝與家裝飾品融合起來,從銷售單一的家紡產品轉變為提供全套的家居用品,目的就是向消費者提供“一站式”的服務理念。可以說,家紡展的人性化服務折射出整個家紡行業對于服務理念的重視與推崇。服務理念的深化為家紡行業整體競爭力的提升寫下濃重的一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