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壁壘頻頻發難 石獅企業要hold住
近期,多個國家和地區加強紡織品貿易壁壘、技術障礙致中國紡織鞋帽業出口損失總額占12.08%、歐盟指令在通用名稱目錄增加一種新纖維名稱、歐盟制訂拉繩窗簾安全規定、巴西頒布新規章防止非法紡織品進口和兩項紡織品法案將影響中國對美出口的競爭力。這是記者于日前從泉州檢驗檢疫局石獅辦事處得來的權威消息。
據了解,繼REACH方案后,歐盟近日通過紡織品標示規定,修訂有關紡織品纖維名稱、卷標、標記使用及紡織纖維成份規定。歐盟新規定適用范圍為紡織纖維或紡織部分的重量達80%或以上的產品,新規定要求生產商和進口商將紡織產品在歐盟市場販賣時,有責任確保產品所附卷標或標記的數據正確無誤,且產品所用的各種纖維名稱,必須按重量百分比由大至小列于卷標或標記上,新規定亦將強制要求標簽上注明源自動物的非紡織部分,例如毛皮和皮革等。
除歐盟不斷增加貿易壁壘和技術障礙外,日本、埃及和巴西等國家也在貿易上不斷發難,意在抬高門檻,嚴格管制外來服裝。據悉,不久前,日本纖維產業聯盟為保持紡織品安全標準與國際一致,也制定了紡織品不使用特定偶氮染料的自律標準,計劃對輸日紡織品進行禁用偶氮染料檢測。與此同時,埃及當局也發出禁止使用有害物質染色服裝和紡織品的新標準。據悉,埃及標準和質量組織(EOS)根據國際標準明確特定類型染料的安全使用量。他們的實驗室將測試所有布料和服裝,并將嚴格管制來自海外的服裝。
此外,巴西政府頒布幾項新法規,旨在減少違法違規紡織品和服裝進口,這是其海關系統檢查的一部分內容。據來自美國紡織品和服裝(OTEXA)辦公室的最新消息,新的巴西海關監管包括專項檢查程序,可能將進口產品放行時間延長到180天。新的程序,可能會導致額外的存儲或其他費用。巴西海關當局還頒布了其他的規定,將嚴格監測和控制紡織品和服裝的進口交易。
紡織服裝類產品是我市主要出口商品之一,出口產品質量問題不容忽視。據統計,2011年1—8月份,我市出口歐盟紡織品1723批,貨值10839萬美元,分別比增148%和222%;出口東盟148批1034.1萬美元,分別比增66%和236%。紡織服裝品占全市所有出口商品貿易總值的半壁江山。可喜的是,今年以來,福建檢驗檢疫局共檢出8批嬰幼兒服裝不合格,貨值12.89萬美元,抽查檢驗批次不合格率達到2.55%。其中4批產品的布料纖維成分與產品標簽不符或產品纖維成分標簽與報檢資料不符,1批甲醛含量超標,1批金屬部件鉛含量超標,2批小附件拉力不符合要求,這些“有問題”產品中,我市不占一“席”,顯示出了過硬的質量。
對此,泉州檢驗檢疫局石獅辦事處針對世界多國在貿易壁壘上的頻頻發難,建議轄區紡織服裝企業一定要戒驕戒躁,繼續保持好質量:要密切關注主要出口國家的紡織產品法規的最新動態,通過各種渠道掌握相關法規的具體要求。并積極改進生產工藝、使用環保原料等方法,進一步加強與科研機構、檢測部門之間的技術合作,確保產品質量安全,通過技術能力的提升增強應對各種技術貿易措施的能力,有效提升產品國際競爭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