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倒在品牌匹配度上的“真維斯樓”傷不起
近日,冠名的企業是微軟或者海爾,還會引起這么多議論嗎?
品牌匹配度
2011年5月23日,清華大學第四教學樓被命名為“真維斯樓”后,迅速引發媒體與網民的極大關注。沒過幾日,清華大學第四教學樓“真維斯樓”墻壁上的銘牌被污,學校保安發現后報告校領導,之后將銘牌摘下。
針對真維斯與“贊助清華”事件的前因后果,真維斯集團負責外宣的蔣女士對記者回應稱,公司近期不接受媒體采訪,對此事不予回應。而清華大學方面也沒有回復記者的提問。
真維斯冠名清華教學樓把雙方都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北大匯豐商學院副院長魏煒教授認為,這次真維斯冠名能引起這么大的轟動,主要是學生觀念沒有跟上,在國內外,企業、機構或個人贊助學校是很正常的事情。
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市場營銷系主任符國群則認為:“這樣的交易太直接了,沒有考慮師生的感受。”
一般企業做公益的動機有兩種:一種是企業不求附帶額外的回報,企業認為自己有能力這么做公益,這是一種義務和社會責任感的體現;而另一種是企業在做公益時,帶有很濃厚的商業目的,對回報斤斤計較,目前國內以后者居多。
無論是出于哪種動機,企業在進行決策時,都需要考慮以什么目的為主,捐什么項目與企業的品牌形象更吻合。對于合作可能出現的爭議要做一些預案。“企業所求回報不要太直接,這其實是一個長短期利益的取舍問題,比如李嘉誠對于教育公益,收獲遠遠大于投入。”符國群說。
著名營銷專家李志起認為,這與我國企業的社會責任意識不成熟有關。如上海世博會期間美國館是企業捐建的,但里面的展示品多以展示美國國家精神為主,表現企業的東西并不多,與眾多國內企業做公益的心態完全不一樣。
著名策劃人何學林從品牌學角度解釋,真維絲樓之所以遭到惡評緣于品牌匹配度出現了問題,造成學生的不認可。品牌作為一種符號,大眾對它的聯想是什么?如果品牌沒有形成一定的積累,形成的聯想與品牌代表不一致,就會出現落差。真維斯是一個服裝品牌,如果贊助體育館、贊助藝術類大學可能更合適,而贊助理工科為特色的清華則有些不倫不類。
李志起表示,真維斯在品牌屬性上應該一脈相承,這家企業之前做了多少公益的事情?品牌本身是否有號召力?公眾對此有無好感都會影響到人們對它的品牌印象。
除了匹配度的問題,更好的切入點應該是企業的商業化行為如何與公益結合,做公益不能像做“買賣”。以公益為特色的行為,一定是多方共贏的結果。在這個事件中,學校和企業獲得了利益,而學生受益并不明顯,得不到太多的好處,相反,熟悉的名字被改了有些不適應。這需要企業考慮利益相關方的感受。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