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加內銷兩腿并用 助推鞋企樂觀發展
在“十二五”開局之年,中國中小鞋企發展相當程度上取決于能否堅持政府調控和市場調節兩手抓、兩手硬。因為,鞋企只有克服市場缺陷,解決市場失靈,消除市場盲點。才能在經濟發展面臨重大挑戰的情況下得到平穩穩步的前行空間。
2011年,受外銷空間縮窄的預期影響,中國鞋企不敢樂觀看待市場,以出口加內銷“兩條腿”并進的方式謹慎前行。
據了解,隨著歐洲債務危機加劇,歐美市場需求進入下滑通道,本屆廣交會歐美訂單普遍減少。“在歐美經濟下滑的現實情況下,即使受惠于歐盟對華皮鞋反傾銷稅取消,鞋業的出口市場仍然不容樂觀。”廣西玉林市誠順鞋業有限公司內銷市場負責人何唯表示,比較海外市場與內銷市場的發展空間,誠順鞋業更加看好內銷市場。
廣西玉林市誠順鞋業有限公司內銷市場負責人何唯分析:“受人民幣持續升值、勞動力成本增加等因素影響,以及有觀于耐克(Nike)、阿迪達斯(Adidas)等歐美大型品牌紛紛將海外代工生產線撤回本土的趨勢分析,公司認為出口的道路將越走越窄。相反,中國的經濟大環境不斷變好,內銷增長驚人。最重要的是,中國人平均每年消費的鞋不及美國人的1/6,而且可供選擇的品種少,市場大有可為。”
“我們做內銷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同類型產品在中國賣得太貴了,而且可供人們選擇款式少,也缺乏便捷的服務和專業的銷售技術。”易洋(中國)鞋業有限公司負責人謝暖說:“對于長期專注于時尚男鞋的OEM公司來說,國內市場非常龐大,更加吸引。只要服務好一部分沒有時間或不想逛街又沒有心儀的品牌,而且不懂如何辨別鞋的好壞、不擅搭配衣服的男士,就已經足夠。”
另一方面,泉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的數據則顯示,2011年1―8月,泉州共檢驗出口鞋類4.11億雙、貨值22.87億美元,分別比增3.03%和24.20%,出口額創歷史最高水平。更為可喜的是,出口鞋類的平均單價也成功實現三年“三級跳”:從2009年的3.90美元/雙,升至2010年的4.84美元/雙,再到目前的5.57美元/雙,每年的增幅都在15%以上。
業內人士分析,鞋類出口單價提升的原因一部分在于成本的提升。“隨著石油價格上漲,鞋底的原材料聚乙烯等產品水漲船高,勞動力成本也不斷增加,這些因素都迫使出口鞋企必須提價。”
同時,堅定不移地實施國際化戰略,則讓泉州鞋企“零距離”微笑面對國際消費者。據介紹,全市已有30多家制鞋企業與國際知名品牌建立了生產和營銷聯盟關系,其中特步、安踏、匹克等多家企業在美國、俄羅斯、東南亞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商務機構和專賣店。同時更多的鞋企則通過參加“廣交會”、國內外各種知名鞋類博覽會,以多種方式進軍國際市場。目前,“泉州鞋”銷售市場已遍及全世界80多個國家和地區,初步形成市場多元化格局。
由此不難看出,無論出口還是內銷,創新、升級都是致勝關鍵,雖然現時出口市場不容樂觀,但只要靜下心來提高產品品質,加大創新、研發力度,中國中小鞋企仍然具有一定的競爭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