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在國家儲收儲下形成動態平衡機制
目前,每天國家實際收儲成交仍在3萬噸以上,12月8日總計收儲132萬噸。在國家儲備與現貨市場中,形成了一種動態平衡機制。即現貨低迷在19800元之下,企業交售儲備,后期現貨市場棉花偏少,棉價有上漲條件;現貨棉價反彈到19800元之上,企業將在現貨上銷售,停止交送儲備,現貨棉花增加,棉價難以走高。
若按照未來每日繼續收儲成交4萬噸計算,每月可收儲80萬噸,如果保持三個月,到二月末,國產棉入儲量將達到350萬噸,再加上國儲采購的100萬噸進口棉,國儲棉采購總量或達到450萬噸。
收儲期間紡織企業仍然在消耗棉花。按照往年通常情況,全國紡織年用棉量在1000萬噸左右,今年消耗明顯減少,若按照減少30%計算,年用棉量大約在700萬噸左右,月均用棉量為60萬噸。整個今年收儲的7個月時間里,紡織企業可以消耗棉花420萬噸。
這樣,國家收儲的350萬噸加上正常消耗的420萬噸,合計達到了870萬噸。考慮到今年國內棉花產量將在730萬噸到750萬噸左右,若配額政策沒有大的改變,那么明年后半段,市場上流通的棉花資源偏緊。
根據美國農業部公布11月棉花供需報告,2011/12年度全球棉花產量2697.4萬噸,消費2488萬噸,全球棉花期末庫存量將達到1196.5萬噸,較上月調增2.8萬噸,當年度供過于求209.4萬噸。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