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引發的深思
剛剛落幕的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充分展示了我國服裝企業加快轉型升級,自主品牌加快實現蛻變,努力實現進一步提升的成果。
春暖花開的季節,國內服裝業在北京上演了一場時尚盛會。
多姿多彩的時裝,創意新奇的設計,絢麗夢幻的秀場……3月下旬,第20屆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CHIC2012)、第八屆中國服裝品牌年度大獎、2012中國國際時裝周、中國服裝論壇等近百場活動相繼展開,國內外各大品牌企業云集北京。人們欣喜地看到,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國際分工的深入發展,我國服裝產業的自主品牌也蓬勃發展起來。
“正如服博會的主題‘穿越’一樣,中國自主服裝品牌加快實現蛻變,努力實現進一步提升。”中國服裝協會秘書長王茁表示。
“百花齊放”
品牌整體實力提高
服裝企業已經從銷售產品的初級階段進入到銷售文化的相對高級階段
在3月26日至29日舉辦的服博會上,共有來自21個國家和地區的千余個服裝品牌參展。其中,國內參展品牌近600家,各品牌展臺各具特色,有的氣勢恢宏,有的自然清新,紛紛力求通過展示突出品牌的獨特風格。
同期舉辦的中國服裝品牌年度大獎上,更能體現國內服裝品牌價值含量的提高。綜合前7屆,累計有112個品牌企業入圍提名獎,44個品牌獲得各項大獎。按照2011年的標準,歷屆入圍的112家企業數量占全行業10400家規模以上企業的1%,單件服裝的綜合價值是行業平均單價的2.77倍;銷售額占規模以上企業的20%;單個企業產量是全行業平均產量的4.35倍;單個企業主營業務收入是13.53億元,為規模以上企業的11.37倍。
王茁表示,當前國內市場需求逐漸增加,給我國服裝產業帶來了重要發展契機。這一季的服裝活動,充分體現出我國服裝品牌的創新精神和對發展自主品牌的重視,服裝企業已經從銷售產品的初級階段進入到銷售文化的相對高級階段,有了打造整體品牌的理念。他還特別提到,我國自主服裝品牌已經開始加快實現市場國際化和資源整合國際化,由發展國內市場產業鏈到發展跨國產業鏈。
“一牌多品”
細分市場深挖潛力
多品牌經營必須做好具體的協調分工,爭取讓企業現有資源和渠道發揮更大價值
做慣了皮鞋的紅蜻蜓,最近做起了服裝。3月26日,紅蜻蜓時尚集團旗下男裝首次在國際時裝周亮相,此舉寓意著紅蜻蜓時尚集團“一牌多品”的發展戰略加快付諸實施。
男裝市場由于渠道庫存低、價格空間大,以及中小城市消費升級等因素,被廣泛認為有較大發展潛力。很多服裝品牌涉足男裝領域,期待在細分市場中獲得先機。
在服博會現場,男裝領軍企業雅戈爾旗下5大男裝品牌聯合展出。其中,創建于2009年的GY品牌,定位于25歲至35歲的精銳成長群體,更是吸引了參觀者的目光。雅戈爾董事長李如成表示,GY創立3年來沒有單純追求規模擴張,而是注重品牌整體提升,2011年,該品牌銷售突破億元,在全國擁有100多家網店,今年將會在一線重點城市開設形象店、旗艦店。
從羽絨服行業進入男裝領域的波司登,在男裝業務板塊實現了銷售額7年連續增長50%以上的優異成績。波司登男裝總經理甘利明介紹說,波司登正不斷加大在板型設計上的投入。在談到今年的新變化時,他說,“經過近幾年對國內和國際市場的整體布局,波司登男裝今年將全面發力,除了產品升級,還包括品牌升級、終端升級及渠道拓展等。”
此外,杉杉、紅豆、依文、舒朗等諸多企業紛紛攜旗下多個品牌,在本季的服裝活動上競相亮相。
王茁表示,用“一牌多品”來細分市場,已經成為服裝企業的共同選擇,“發展多品牌戰略有助于深挖市場,擴大銷量。”不過王茁同時提醒,多品牌經營必須做好具體的協調分工,爭取讓企業現有資源和渠道發揮更大價值,而不是盲目擴張品牌數量,避免形成自有品牌、渠道之間的沖突。
“地區抱團”
學會利用各方資源
服裝業已經不再是簡單的加工制造業,而被賦予了時尚、創意的文化內涵
地區品牌聯合參展也成為此次服博會的一個顯著特點。河南省攜“領秀·夢舒雅”、“婭麗達”、“逸陽”、“渡森”等12家名牌服裝企業集體亮相,大連、重慶等地也紛紛打出“地方牌”。
“服裝業已經不再是簡單的加工制造業,而被賦予了時尚、創意的文化內涵。發展服裝產業不僅能解決就業增加收益,而且能為一個地區營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圍。”王茁表示,由于國內市場蘊藏著巨大潛力,服裝產業近兩年更是成為吸引社會資本廣泛進入的領域。
光大證券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服裝業作為比較穩健的實體行業,我們看好它的投資前景,之前已經投資了一些企業。從今年的服博會上,我們希望發現一些新的具有發展潛力的品牌企業,幫助他們走向資本市場。”
在品牌升級的驅動下,服裝企業對于上市有著極高熱情,服裝類企業IPO也進入了“井噴期”。根據證監會披露的信息,截至2012年3月8日,A股主板共有8家服裝類企業排隊上市。不過,數據同時顯示,2011年,服裝類企業成為A股IPO被否的重災區,11家服裝類企業申請IPO有6家被否,過會率僅45%。
王茁表示,“企業IPO有一套相對完整的運作要求,我國的服裝企業許多是家族式民營企業,要轉變成一家公眾公司,需要在內部治理結構等方面進行規范和提升。因此,服裝品牌企業上市,既能夠為進一步擴大規模、提升品牌價值提供資金支持,也能夠促進各家企業規范運營、提升管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