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棉花庫存壓力難言樂觀
實地調查獲悉,棉花等大宗商品集中壓港現象目前未見明顯緩解,反映經濟下行壓力仍大。
棉花堆積如山消化庫存壓力難言樂觀
被“套牢”的棉花貿易商。在青島的黃島口岸——中國最大的棉花進口口岸,正呈現“棉滿為患”的狀態。今年的進口棉已經“爆倉”,但棉商還在源源不斷地囤積進口棉。
青島金宇物流有限公司是青島保稅港區一家較大的棉花物流企業,目前進口棉庫存量已達到該公司4萬噸的滿負荷狀態。公司負責人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往年的棉花庫存狀況從未出現像今年爆滿的情況,以前庫存達到七成已算高位。被壓縮成長方體的皮棉,堆滿了近20米高的倉庫,棉花到港的時間,最早的竟然是2011年1月。
而上述企業的情況也并非個案,目前青島保稅區100多個棉花物流倉庫全部爆滿,棉花堆積如山。由于棉花開發商誤判形勢,在年前棉價低谷時“抄底”,大量囤積棉花以圖大賺一筆,但經濟形勢不佳、配額限制以及棉價持續低迷,導致棉花進口商虧損嚴重。
某棉花貿易商稱,以往貿易商手中積壓上萬噸的貨就算多,而現在積壓幾萬、甚至十萬噸貨庫存的貿易商已經不在少數。按照現在的行情,積壓一噸棉花,貿易商至少虧損3000元,如果積壓十萬噸,就要虧損數億元。
不少倉庫的存儲費也從以往的0.7元/噸左右上漲到2元/噸,但仍難阻擋不斷增加的棉花入庫單。由于青島保稅區倉庫爆滿,很多經銷商將目光投向周邊的濰坊、高密等地的倉庫。
“訂單基本都是去年已經談好的,很多棉紡企業普遍認為今年進口棉花價格很低,因此紛紛抄底,加大棉花的進口量。”山東某棉紡企業負責人介紹,與目前18200元/噸左右的國產棉花相比,進口棉花的到岸價格大約是14000元/噸,每噸大約有4000多元的價差,而最高時“價格倒掛”達5000元/噸。但由于現在實行配額制度,進口棉花即使壓港,企業也無法購入棉花。
青島保稅區內有100多家棉花經銷商,多數處于觀望階段,期待增發配額,或者等到9月東南亞國家缺棉花時再出售。而基于目前紡織行業遭遇高庫存問題,棉花庫存激增原因:一方面是國際棉價跳水,使得棉商進口積極性增加,致使國內棉花供應大大增加;另一方面是經濟低迷導致下游企業需求不振。棉花經銷商在短期內消化庫存的壓力難言樂觀。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