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標簽"吹牛"要警惕
標稱含65%羊毛的羊毛衫,其實羊毛不足10%;標稱含6.8%的羊絨,其實半點羊絨都沒有;標稱含30%桑蠶絲的T恤,其實一根絲都沒有……昨日,省纖維檢驗局通報2011-2012年上半年紡織服裝產品的省級監督抽查結果稱,整體質量合格率87%,但羊毛衫、羽絨服等服裝"注水"嚴重。車用紡織品合格率最低。"給愛車裝上坐墊后,車內異味數月不消。"車主康先生稱。結果經過檢測才發現,這套坐墊的內芯根本就是黑心棉。
通報稱,我省黑心棉問題仍較嚴重。2011年共檢查了863個單位,抽查4231個批次產品。其中,高校棉胎、床上用品合格率為84.9%、中小學校服合格率為58.6%、幼兒園床上用品合格率為62.5%、紡織品合格率為36.7%、賓館床上用品合格率為40%、醫院床上用品合格率為50.7%.主要問題是以假充真和虛標纖維成分含量,部分絮用纖維制品,使用的原料為國家禁用的廢舊纖維制品,及工業廢料和生活垃圾等,占不合格產品的10.1%.
"羊毛衫"里不含一根羊毛。"動輒兩三千元一件的羊毛衫,其實不含一根羊毛!"省纖維檢驗局執法人員稱,在武漢各個商場抽查發現,纖維成分含量標實不符的,服裝標識要與實際成分相符,否則屬貿易欺詐行為,一旦出口極易造成糾紛或退貨,將給企業帶來巨大風險。占不合格項的66.3%,主要是以假充真。
如武漢某超市銷售的7個品牌服裝中,成分含量均不合格。其中,一種針織衣標稱含68%羊毛、8.8%羊絨,實際值根本不含任何羊毛羊絨;武漢某商場銷售的女裝針織衫,廣大服裝出口企業要掌握國內外技術法規,嚴格按照出口國要求組織生產,規范出口服裝成分標識;在采購客戶指定的面料時,堅持嚴把原料入廠檢驗關,標稱含65%羊毛、6.8%羊絨,實際值為9.3%羊毛,不含羊絨;江夏某商場銷售的T恤,標稱30%桑蠶絲,實際值根本不含絲。另外,不少衣服用納米絲、抗起球纖維等高科技材料概念,欺騙消費者。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