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之光”科技教育獎在京頒獎
11月29日,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主辦,“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協辦,以推動我國紡織科技教育事業發展為宗旨的2012年度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技教育獎勵大會在北京舉行。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王天凱,名譽會長杜鈺洲、林乃基,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及各部門、各專業協會領導,以及會議重點表彰的科技工作者、企業家、院校教師、學生代表及媒體嘉賓共500余人出席了大會。
本次會議重點頒發了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進步獎、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紡織教育教學成果獎及2012年度“紡織之光”教師獎、學生獎,以及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針織內衣創新獎。其中,2012年度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進步獎共授獎171項:一等獎13項、二等獎53項、三等獎105項。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紡織教育教學成果獎82項,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紡織之光”優秀教師獎15名、學生獎126名。另有12個項目獲得“紡織之光”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針織內衣創新貢獻獎。
表彰大會上,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孫瑞哲作了題為“科技驅動、人才支撐,促進紡織強國建設”的主題報告。本屆“紡織之光”科技教育獎勵大會正是中國紡織工業理性面對“結構性收縮”的戰略機遇期、風險高發期與轉型碰撞期,擺脫對要素成本優勢的路徑依賴,提升科技創新的內生動力引擎作用和人才教育杠桿支撐作用,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精神、推動紡織工業由大向強轉變的一次切實行動。
會上,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高勇宣讀了2012年度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獲獎名單。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徐文英宣讀了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紡織教育教學成果獎及2012年度“紡織之光”教師獎、學生獎的評審獎勵情況。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顧問、“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常務副理事長李少苓宣布了2012年度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針織內衣創新貢獻獎評審獎勵情況。
據悉,本年度的獲獎項目主要呈現出三個特點:基礎研究得到重視,提升了科技持續創新能力;自動化、智能化、信息化技術應用于傳統產業升級改造,提升了整體技術水平;化纖領域新技術的開發及應用有5項成果獲得了一等獎,作為行業關注的重點領域,對推動行業結構調整作出了重要貢獻。
杜鈺洲在會上表示,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是解放創新活力提升行業創新能力最重要的動力。同時應加強科學研究及高等教育的結合,建設國家行業創新體系與基礎性、前沿性的技術共性技術研究平臺。
王天凱對本屆科技教育獎勵大會進行了總結。他高度肯定了本屆“紡織之光”科技教育獎勵大會有效的激勵與導向機制,再次強調了在行業回暖趨勢基礎尚未穩固的情況下,應積極發揮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對紡織工業發展的“第一生產力”與“第一資源”的戰略作用,助力產業價值結構從市場供求內部性的效益驅動,向將質量效益內部性動力與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生態和諧等市場外部性責任緊密結合的科學發展動力轉變。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