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新氣象 西柳服裝市場交易額增長20%
蛇年新春,海城西柳服裝市場傳來喜訊:在國內紡織服裝行業整體蕭條的大背景下,西柳市場通過不斷優化市場軟環境、整合產業集群、做強北派服飾,在過去的一年里,凈增商戶5000戶,商戶總量突破1.5萬,市場貨物吞吐量達200萬噸,市場交易額實現370億元,同比增長20%,這已是西柳市場連續第四年的增長;在中國十大服裝專業市場評比中名列第二位,并榮獲全國消費者信得過AAAAA級品牌市場等國家級榮譽。
17日,正月初八,西柳市場新春開市,整個市場便迅速活躍起來,各地來的批發商成箱成車地購進商品。而市場的管理者們也奔赴各地招商引資。西柳市場作為中國北方起步最早、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服裝市場,到今年已經有35年歷史。從2009年開始,海城市委市政府從“西柳就是海城縣域經濟大發展、快發展的引擎”這一戰略高度出發,破除種種弊端制約,實施了全面放開西柳運輸市場、推行稅費收繳“一卡制”、實行市場封閉管理、對外籍業戶掛牌保護、對企業進行“保姆式”服務等15項含金量高、操作性強的扶持政策,營造適合于萬眾創業、萬商云集的環境,西柳大市場重振雄風。
專業市場要發展,必須有自己的內在品牌優勢。近年來,隨著西柳市場的發展壯大,在西柳及其周邊形成了規模龐大的紡織服裝產業集群,地產商品在質量、工藝和生產能力等方面都走在同行前列,同時,西柳人工成本不足南方沿海地區的三分之二,這讓西柳產品更有競爭優勢。在這種產業背景下,西柳市場率先發力,創造性提出打造北派服飾和中國褲業名鎮的發展理念。政府全力扶持,2010年建成運營國內單體規模最大、設施環境一流的第六代高端市場——西柳中國商貿城,為廣大商戶搭建了商品品牌化、營銷展貿化、管理專業化的發展平臺,實現了西柳市場轉型升級。西柳還成功與浙江義烏中國小商品城集團合作,借助義烏的成功經驗發展西柳市場。同時,充分發揮行業協會民間組織的協調、互助、自律職能,引領廣大業戶形成合力、抱團發展,西柳紡織服裝協會進行了專業細分,組建了男裝、女裝、男褲、女褲、水洗、輔料共10個分會,產業鏈齊全的市場勁推西柳本地企業在北派服飾的大旗下,利用多種媒介充分展示北派服飾的品牌風格、文化內涵和頂級設計水平。粗獷豪放、簡約時尚的西柳北派服飾迅速在中國服裝業界叫響,一大批自主研發、自主創新的北派服飾代表品牌暢銷東北、華北、西北、中原等地,并通過訂單和邊貿打入國際市場。目前,西柳市場的柏仙太子、北極鴿、斕捷、逸靈、愛登路、龍戈爾、金鯊王等23個地產品牌陸續被評為“中國服裝成長型品牌”,西柳鎮也被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授予中國服裝品牌孵化基地和中國褲業名鎮等稱號。
海城市副市長、西柳鎮黨委書記范靜國告訴記者,今年,西柳將繼續推出以西柳專業市場集中區為主的“前店”,以三大配套加工產業園為主的“后廠”的規劃模式,借以推進市場集群與產業集群良性互動。結合海西新城城市規劃,最終把西柳打造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日用消費品一站式采購中心、中國北方現代物流集散中心和中國北派服飾生產營銷基地,預計5年后將建成集紡織服裝、皮革皮草、小商品等24大類別于一體的大型市場商城,市場新增各類商戶15萬戶,交易額將突破3000億元。同時,在市場配套產業園區內將實現集聚規模以上企業300家、小微企業2000家,實現工業總產值400億元,安置就業10萬人。西柳紡織服裝協會會長楊杰說,今年西柳將爭取擁有自己的“中國馳名商標”,從目前情況看,10個品牌已經具有了沖擊“中國馳名商標”的實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