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匯率不斷變化影響紡織服裝出口企業利潤
近期連日的陰雨給廣東佛山這座外貿之城平添了幾分悶熱。然而令佛山市韻鴻棉業有限公司銷售部經理聶瑞鑫煩心的,絕不僅僅是這悶熱的天氣。
來自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數據顯示,4月17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2342,較前一交易日大漲66個基點,連續第四日創匯改以來新高。
人民幣匯率連續走高,站在匯率風險最前沿的國內紡織出口加工企業受到的影響自然最大。我國的紡織出口企業以民營中小企業為主,在國際貿易中沒有話語權,對外業務大多是以美元結算。隨著人民幣匯率的走高,這些企業的利潤進一步“蒸發”,生產經營狀況雪上加霜。
聶瑞鑫介紹說,企業每筆出口訂單都需要先與國外客戶洽談,確認價格、交付等條件,然后將訂單交工廠生產,最后交付產品時才能收錢。“這個周期少說也得兩個月,一旦匯率走高,損失會非常大”。
對于人民幣升值的壓力,每個企業心中都有一筆賬。聶瑞鑫舉例說,一個100萬美元的訂單,今天企業與國外客戶確認價格時匯率中間價是6.23,兩個月后如果變成6.13,利潤一下就減少10萬元人民幣。而這樣一筆單子,總利潤通常也就二三十萬元人民幣。
聶瑞鑫做紡織品出口業務已經有七個年頭。七年來,每天盯著電腦查看匯率的變化是他必備的功課。“對于做外貿的企業來說,匯率的變化直接關系到產品的出口和訂單”。
當然,人民幣的升值趨勢絕不是最近才顯現出來的。回憶起2008年的情形,聶瑞鑫記憶猶新。“那一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突破7元大關,后來也是接連創下匯改以來新高。出口價格高了,訂單流失,報價低了公司損失又大,這讓我們犯了難”。
面對頻繁波動的匯率,紡織出口企業還是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我們現在采用的是分解到月的即時結匯預算體制,這種方式一定程度上縮小了短期內的匯率波動風險。”以出口女裝為主營業務的南通江源經貿有限公司總經理郭琪華告訴記者,除了即時結匯預算、遠期結匯業務等金融工具外,越來越多的出口貿易企業加入到出口信用保險的隊伍中來,通過支付一定的保險費用,鎖定未來一定時期的人民幣收益,實現穩健經營。
聶瑞鑫說,許多大型貿易企業進出口貿易都有涉及,這樣以來會對沖掉一部分風險。而像他們這類業務單一的純出口型中小企業,則需要考慮其他的保值方式,包括遠期結匯,人民幣期貨等。
除此之外了解到,隨著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的開展和日趨成熟,有一些出口企業出于財務便利和規避外匯風險考慮,已在積極爭取人民幣作為結算貨幣。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