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服企業掌舵人暢談新舉措 融合是趨勢
日前,在第四屆中國鞋服行業電子商務峰會上,福建七匹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周少雄、安踏(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丁世忠、特步(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丁水波等企業掌舵人聚集一堂,探討電商對企業轉型發展的推動力。互聯網帶給人們的影響是無所不在的。所有生活方式正在發生重大轉變,商業結構、商業方式也隨之發生變化。電子商務平臺的未來發展趨勢也許會顛覆商業生態。
企業接招,態度大轉變
三年前,當電商來勢洶洶時,傳統企業被動應對,甚至把電子商務平臺當作庫存產品的下水道。2012年,天貓 “雙十一”的瘋狂銷售額驚動了很多企業,此時,企業的掌舵者是選擇繼續觀望,還是選擇進攻?
周少雄:我們對電子商務是學習的態度。電子商務并不會100%取代線下的傳統商務,不過他確實會改變或者說顛覆商業的形態。傳統商業必然會跟電子商務越來越多地結合。三年前我們沒有感受到這種大數據時代所帶來的各種變化。而到去年,我感受到的是大技術時代所帶來電商的重大突破。電商是一個全新的環境,也是一個變化的時代。我們會結合自身商業品牌的特色,再投入到新的商業革命中。電子商務未來會匯合傳統商業形式,融合是未來的趨勢。
丁世忠:三年來我們對電商的態度有很大的改變。一開始,我們知道電商有機會,但是一直觀望。因為當時線下店鋪有幾千家,線下的門店是全面覆蓋的,線上一加入,線上下矛盾就更加突出。而這幾年整個線上的增長速度不停加快。去年年底拜訪幾個電商公司,對電商有了新體會和新理解?,F在我們在思考如何利用電商提供的發展機會。
丁水波:十五年前就有接觸“亞洲資源”這個電子平臺。這個平臺對產品外銷有很好的效果,但是沒有觸動國內消費者購買力。三年前也一樣,也有進行網絡銷售,但只是試水,因為大家都在做,所以我們也被迫去接觸。未來電商有一個很大的銷售空間,會打破原來銷售模式。這是一個機會和平臺,未來三年,我們主要會著重解決線上線下的矛盾,同時應用線上線下的資源來整合發展。
引人才,懂技術更要懂行業
2012年以來,鞋服行業面臨著庫存偏大的問題,高速發展以及同質化產品競爭,讓提升品牌競爭力變得尤為重要。特別是面對電商的挑戰,傳統企業們急需通過創新提升競爭力,創新的關鍵是人才。
丁世忠:用人方面,我個人認為懂專業比懂技術更重要,業務型人才比技術型人才更重要。我們對負責電商的員工的要求就是,要能在電商上,做到安踏應有的江湖地位。即與線下相匹配的市場占有量和品牌影響力。
丁水波:特步對電商人才的要求是要懂專業知識,同時技術方面也得懂,也得有業務方面的經驗。專業與技術都需要,電商群雄集群的時代,人才的培養特別是綜合型人才的培養更最要。現在馬上考核指標還太早,現在還在摸索模式,怎樣把基礎建好,建好團隊模式比整個命中平臺的建設更重要。
周少雄:首先要懂行,不缺懂技術的人才,但缺少懂行業的人才。電商會更傾向創業型的人才,在電子商務方面希望引入創業機制來提供共同創業的發展觀念,來參加業務部的發展和拓展。
暢談新舉措,融合是趨勢
泉州的鞋服品牌有著幾千家實體店,網上正規的旗艦店只有一兩個。而網上其他上千家店鋪,都存在黑店到處竄貨的現象。雖然企業努力在線上線下體現差異,但競爭依然存在。面對電商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傳統企業們紛紛選擇接招。不同傳統企業也將采取自己特有的方式,應對這一挑戰。不管是平臺的轉變,還是思維的改變,2013,企業將與電商有個完美約會。
丁水波:2013年,我們對電子商務主要會采取兩方面的舉措。一是平臺層面,自己企業的官網、整個銷售的平臺、包括線下的資源和廣大的資源相結合。二是產品,產品方面要有整體布局。線上下的產品策略是不一樣的,線下的商品更講究全面,而線上講究個性化。個人認為,做出自己的精神和產品的特色是非常重要的。泉州未來會是電商之都。因而我們都重視電商的發展。而對市場的調查會影響到公司的舉措。
丁世忠:安踏在電商這個擋不住的商業風暴中要能有所作為。如果傳統行業的傳統通道沒有注重電商通道,未來整個市場就會是空白的。所以我覺得安踏的電商業務不能丟。在過去一段時間中,電商的銷售額有很大的一部分是來源于處理過期商品,因而會出現價格差。如果產品是一樣的,那么線上的價格不能便宜。我們在考慮線上下的結合問題和商品差異化問題。線下店鋪單品最多就幾百種,我們每一季的商品線的單品都超過了上千種,所以線上下的差異完全是有辦法做到的。
周少雄:其實解決方法都是與時俱進的。舉個例子,原來我們在做服裝市場的時候,中國市場不成熟的時候,常會出現一個地區同品牌多個經銷商的情況,結果他們就互相競爭。我們采取的方法就是用總經銷的制度,避免區域性的競價。再有用條碼制、防偽商標的方法,對商標進行整理?,F在之所以是痛苦時期,是因為互聯網上知識產權、技術產權的管理還沒那么規范。不擁抱電子商務會使腳步慢,跟不上渠道。七匹狼不可能為電商改變自己的產品定位。但是有可能專門開發直供電商的品牌。錯開商品的結構,規范好價格管理體系,減少無序競爭,才能實現融合發展。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