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ger Vivier:拒絕電商 加推訂制限量系列保持神秘度
婉拒與經銷商合作,拒絕電商,拒絕特許經營,“我們不會將中國元素刻意融入到設計里”。
Sabine Brunner 最近一直在中國國內奔走,作為Roger Vivier全球品牌總經理,在走訪了北京、上海的門店之后,她馬不停蹄趕往杭州揭幕新門店的開張。這是Roger Vivier在大中華區的第7家直營店,而早在2005年,Roger Vivier已在香港開設第一家門店正式進軍大中華市場。
“從我們決定進入中國市場開始,就有很多經銷商想尋求與我們的合作,但都被我們婉拒了。” Sabine Brunner向理財周報記者表示,在中國內地市場Roger Vivier會開設10-12間店鋪。
如果說Chanel的智慧傾注在了為愛而生的小黑裙上,那么,Roger Vivier則讓女人“站在高跟鞋上,看到了全世界”。
他為女人發明了細高跟鞋。自1937年在巴黎 Rue Royale 開設了自己第一家的精品店以來,這位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造鞋師一直為這個“10厘米”王國締造一個夢境,直到90歲在工作臺上辭世。
魔幻的手藝讓與之同名的鞋履品牌毫不遜色于Jimmy Choo、Christian Louboutin等大牌,而在被Tod’s集團納入旗下之后,Roger Vivier也以持續三位數的增長回報集團總裁Diego Della Valle的慧眼。
“一拒”:婉拒經銷商合作
在Tod’s集團最新公布的一季度財報中,Roger Vivier 再次延續了去年三位數的增長,從去年同期的1290萬歐元增長101.5%至2600萬歐元。
Roger Vivier近兩年銷售額取得持續走高的好成績,自然要感謝Tod’s集團在2001年伸出的援助之手。1998年,90歲的Roger Vivier離世,他雖將“方扣”的經典流傳于世,但一時間Roger Vivier品牌也受到極大沖擊。
2001年,Tod’s集團總裁Diego Della Valle決定重新推出Roger Vivier品牌。歷經兩年的重整,于2003年重獲新生,重新推出的Roger Vivier不僅有鞋履與包袋系列,同時增加了小皮具以及珠寶配飾和太陽眼鏡系列。
2005年7月Roger Vivier在香港置地廣場開設了大中華區的第一家精品店,這也意味著該品牌正式在全球范圍內展開推廣。Roger Vivier全球品牌總經理Sabine Brunner告訴理財周報記者:“從我們決定進入中國市場開始,就有很多經銷商想尋求與我們的合作,想幫助Roger Vivier銷售更多的商品,但都被我們婉拒了。”
“眾所周知,當一個新品牌想在某個市場快速發展的時候,若能與實力雄厚的經銷商合作,一方面能有效擴展在該市場的店鋪占有率,從而較快打開當地市場,并且銷售業績也會呈現良好增速,甚至這個品牌的商品可以形成一股很強的時尚潮流。”
但另一方面,代理商更追求短期利潤最大化,而奢侈品牌則追求品牌形象最大化。因此代理商的經營不善,會對奢侈品牌的形象造成難以挽回的傷害。
Ralph Lauren就是一個極好的例子,在2010年之前,一直被經銷商代理,起初在中國售賣的產品一直稱不上高端。當它收回代理權后,第一件事就是重塑品牌形象,并陸續關閉很多店面,進行全方位的重新整合。
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同樣來自歐洲的Salvatore Ferragamo,在年初增持其在大中華區分銷公司的股權,并表示收回經銷商代理權是一項長遠的計劃,但對于二三線城市Ferragamo大直營店的擴張力度勢在必行。
盡管奢侈品牌與經銷商之間的利益博弈至今尚未停止,但逃離經銷商代理已不再是奢侈品行業的秘密策略。相對于眾多奢侈品牌想快速“圈地”中國市場的舉措,Roger Vivier就顯得穩重許多。
在Roger Vivier毅然決然拒絕與經銷商合作的時候就意識到,“我們的發展是很緩慢的,盡管如此,我們要保證Roger Vivier的品牌形象和獨特性,同時不能讓Roger Vivier成為一時的時尚潮流,因為當這股潮流逐漸退出時尚領域的時候,這個品牌也會隨之衰敗。”Sabine Brunner表示。
“二拒”:拒絕電商,加推訂制限量系列保持神秘度
“當Roger Vivier在全球開滿70家精品店的時候,我們也許就會停止精品店的再度擴張。”Sabine Brunner表示,我們要確保這個品牌集中出現在一些有發展空間的區域,而不是到處都能看到它或是買到它。
因此,盡管隨著經銷渠道的多元化,發展網絡電商已經成為Hugo Boss、Ferragamo、Coach等品牌的另一利器,但Roger Vivier卻依舊保持拒絕的態度。其目的就是保持這個品牌的獨特性和稀缺性。
Sabine Brunner向記者回憶:“2005年,我們在中國香港開設了第一家精品店,在開店的兩年后,這個店鋪吸引了很多內地的客人,并且我們發現這個數字在逐年地提升。就是在這一刻,我們覺得進軍中國內地市場的時機到了。”
2010年4月,香港置地廣場的旗艦店重新擴張面積后,再次開業。同年10月,第一家中國內地精品店在上海恒隆廣場正式開幕。截至2013年5月31日,Roger Vivier在大中華區共開設7間精品店,其中在中國內地占有4間,分別位于在北京、上海、沈陽和杭州。
“上海是進駐中國內地市場的第一家精品店,因此上海恒隆廣場店的成長速度是非常穩定和成熟的。目前,Roger Vivier的總銷售額在中國呈現雙倍的增長,這要得益于每一家精品店都會交出雙倍增長的好成績,特別是新城市的成長。”
Sabine Brunner表示:“在中國內地市場Roger Vivier會開設10-12間店鋪。其實對Roger Vivier說,開一個店鋪通常是很容易的一項工作,最難的是如何維持這個店的銷售額不斷增長,以及維護這個品牌形象。”
因此,Roger Vivie在每一季都會推出限量系列,在數量有限的前提下,這個系列必須通過訂制的方式才能得到。這樣一來可有效地保持該品牌的獨特性和稀缺性,而這些往往都會受到客戶的追捧。
品牌方面透露,2013年春夏季,Roger Vivier推出的“Redenz Vous” 限量系列,在北京展示僅僅兩天時間,總銷售額就已驚人突破百萬,達到141萬元人民幣。
“三拒”:拒絕特許經營,獨立創作完善產品線減少Logo化商品
對于一些奢侈品牌來說,服裝、手袋和鞋履早已不能滿足其多元化發展策略,于是開始尋求與一些公司合作,設計和制造出包括太陽鏡、香氛在內的特許商品。
對于Roger Vivier來說,它也不滿足僅僅只有鞋履和手袋的單一產品線,于是它開始轉戰香水和太陽眼鏡。但與眾多奢侈品牌不同的是,Roger Vivier始終堅持獨立創作。“我們不分享我們的設計,”Sabine Brunner表示,“Roger Vivier會在繼續維持這個品牌固有DNA的同時不斷豐富和擴展我們的產品線。”
目前為止,Roger Vivier的鞋履和手袋已受到更多人的關注。“但是我們之后也許會出手表、絲巾,甚至有一天我們也有可能會有男鞋的作品與大家見面。”Sabine Brunner透露,“絲巾現在已經在籌備中了,相信很快就會與大家見面。”至于會不會充滿那標志性的“方扣”,還得拭目以待。
從設計的角度而言,Roger Vivier在六十年代就將大大的方形銀扣綴在鞋頭前端,這一設計在當時的確革新了女鞋的傳統設計。而這也成為了Roger Vivier的標志性Logo。
據了解,現在Roger Vivier有50%的商品上會呈現那標志性的“方扣”。而在中國市場帶有方扣的設計比較受大眾歡迎。
Roger Vivier創意總監Bruno Frisoni自加入該品牌后,就繼續將他心目中的傳統延續下去。此外,Bruno Frisoni設計的Prismick女鞋及手袋系列以菱形為基本元素,賦予原本規整的鞋包造型以無窮變化的可能性,問世以來大受歡迎,大有成為品牌繼方扣鞋之后的新經典之勢。而那個經典的方扣已悄悄“跑”到鞋底。
Sabine Brunner表示:“對我們來說,現在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告訴消費者,除了穿上或者帶上有方扣標識的鞋和手袋以外,Roger Vivier還有像標志性幾何圖案的Prismick系列等作品,盡管缺少了大方扣的logo,但依然代表了Roger Vivier的品牌精髓以及獨特性。”
“因此,設計上我們不會一直強調方扣的設計,隨著中國消費者對于時尚和奢侈品的審美逐漸成熟,即使他們沒有看到那標志性的方扣出現,但他們依然知道這是出自于Roger Vivier的作品。”
回想LV和Gucci大面積Logo化手袋在大城市隨處可見的現象,讓他們不再獨特和稀有,而其銷售額遭遇驟然下降,消費者也更傾向于購買一些與眾不同的單品。顯然這種不好的先例已被聰明的Roger Vivier引以為戒。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