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服品牌庫存問題仍待解 深耕時代來臨
在國內運動品牌長期無法擺脫庫存危機,負面消息纏身的今天,庫存高企、高管更迭、關店裁員幾乎成為李寧、安踏、特步等品牌的標簽。近日,安踏公司CEO丁世忠對外界表示,“一家做和國際品牌沒法競爭,我們抱團還是可以的。”李寧本人則認為,目前最大的難題是行業,不光是企業。“現在我們所面臨的是整個行業調整,所以我們企業按照自己的基因和市場機會去做調整。”特步總裁丁水波也認為,通過抱團能夠促進行業的良性發展。
庫存問題仍待解
針對李寧、安踏和特步提倡的行業“抱團取暖”,關鍵之道體育咨詢公司CEO張慶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這是領導型企業在行業遇到挑戰時,站出來告訴大家要對行業發展有信心,這種做法是值得肯定的。”不過,他認為,要實現行業在逆境中的長遠發展,則需要各企業內部通過轉變增長方式,培育核心競爭力。
目前從市場競爭情況來看,耐克、阿迪達斯等國際品牌紛紛向中國三四線中小城市滲透,而這些中小城市以前基本被中國本土二三線品牌所占領。有業內人士指出,在與外資的競爭中,國內運動品牌商家出現節節敗退的現象。
中投顧問流通行業研究員申正遠對本報記者表示,“國際品牌威脅到其生存的狀況下,國內品牌抱團取暖或許有利于‘抵御外敵’,同時促進去庫存化。”不過,他認為,這不過是基于當前高庫存、激烈競爭的求存想法。
目前,李寧等品牌的庫存問題仍值得關注,關于其的討論也從未間斷。在此次體育用品業高峰論壇上,丁世忠表示,庫存處理得差不多了。“庫存處理得非常不錯,按照當時的計劃,已差不多了。”李寧方面甚至傳出有地區缺貨的信息。
三大巨頭方面利好的市場信息一經傳出,即有樂觀猜測,體育用品行業的庫存是否可能在今年見底?
針對行業庫存的問題,張慶對本報記者表示,“第一梯隊品牌和企業相對謹慎樂觀的預期是可能的,但整個行業不會,因為會有傳導效應,中高端品牌庫存去完,勢必會影響到二三線、三四線品牌,他們手上的庫存壓力反而會更大,全行業的庫存問題不會得到解決。”
整個服裝行業相關數據也顯示出庫存問題的解決并非朝夕之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至2012年第三季度,服裝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產品庫存量達到2500億元以上,而這一數據在2012年年末持續增加。
相對而言,耐克、阿迪達斯等國際品牌的境況則比較樂觀。阿迪達斯中國區公關曾對本報記者透露,自2008年以來,阿迪達斯方面采取各種方式清理庫存,其庫存水平處于健康的狀況。耐克方面則發力工廠店,一方面清理庫存,一方面逐步實現其渠道下沉。近日,在與凡客誠品等電商的限時折扣中,均能看到耐克、阿迪達斯的身影。
面對國際品牌來勢洶洶的“攻城略地”,張慶認為,如果單個國內品牌去對抗耐克、阿迪是很困難的,相當于在跟巨人作戰。他表示,要想突出重圍,國內這些企業應該相對鎖定不同的類型去發力,這樣就有可能在不同的戰線上狙擊國際品牌對資源的壟斷。“抱團取暖”只是諸多舉措中的一項。
深耕時代來臨
在行業領袖倡導“抱團取暖”之時,各大品牌商及二三線品牌也早已開始用盡渾身解數進行自身調整。
有業內人士表示,李寧、安踏、特步提倡“抱團取暖”的背后,一方面是體育品牌在競爭之外開始更多考慮良性競爭;一方面是中小型體育用品公司開始整合的一個信號。
根據《2012年中國體育用品產業發展白皮書》總結的行業發展四大趨勢所提,目前行業洗牌力度加大,品牌集中度將會進一步提升,中國體育品牌核心競爭力也面臨重塑。該如何進行自身調整,擺脫當前困境無疑是國內各品牌的重中之重。
據本報記者了解,在經歷了開店擴張、粗放式經營擴張等“跑馬圈地”后,安踏、李寧等品牌已經走向調整時代。
丁世忠近日向媒體介紹,“安踏利用行業調整的機會,剛好做一次品牌升級”。此外,在產品創新方面,他們最早做了國內第一家運動科學實驗室,也開始了由“品牌+批發”的模式向零售模式轉型。
李寧方面,大刀闊斧地改革也早已在進行之中。據媒體報道,李寧制定的方向聚焦在中國市場、聚焦在核心業務(即體育用品)、聚焦在核心品牌(即李寧品牌)。此外,李寧的調整還涉及到產品研發、生產周期的變革、人事組織架構調整。據報道,李寧砍掉了職能交叉、效率臃腫的部門,也關閉了大批店效低的店鋪。截至3月底,李寧常規店、旗艦店、工廠店及折扣店的店鋪總數為6434家,較2011年底凈減少了1821家。也就是說,一年之內,李寧平均每天關店5家。
上述調整之外,各大體育品牌也在調整中探索各種新鮮招數。李寧等品牌紛紛開展網上定時促銷等方式清理庫存,安踏等品牌甚至鎖定童裝領域,361°、安踏等同時在探索零售終端概念店——集合店模式……張慶等業內人士對此評價認為,大型渠道分銷商會逐步增多,由小變大,由弱變強,渠道也將日漸豐富多樣化,未來發展潛力也將不可小覷。
至于調整成功之后能否與耐克、阿迪等國際大牌抗衡?
張慶分析認為,“當前各大品牌的策略是清晰的,方向也是對頭的,關鍵在于未來的執行力和企業文化的重塑。”
申正遠則認為,從長遠的角度來看,運動品牌商家的核心競爭力在于品牌形象和精準的市場定位,企業在渠道布局、產品定位、形象等方面的實力才是“抵御外敵”的關鍵要素。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