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紡織紗線市場行情恢復性好轉前景難測
清明節過后,下游階段性備貨行情顯現,紡織紗線及織物市場交易量攀升。福建地區純滌紗及滌棉紗生產企業扭虧為盈,部分紗線企業長達一年的虧損局面終于畫上句號。
然而好景不長,5月份以后某些出口商家便表示,盡管出口訂單數量尚可,但價格逐漸不理想。受印度盧比貶值、埃及動亂等因素影響,紡織紗線及織物出口阻力增大。
進入6月份,市場資金面呈現緊張狀態。在紡織企業依舊經受著“用工荒”和“訂單荒”考驗的當下,銀行“錢緊”現象的蔓延對于本身資金鏈條就相對脆弱的中小型紡織企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綜合看來,國內外需求起色不大,紡織紗線及織物行情以恢復性好轉為主,部分企業運營壓力依舊明顯。
2013年春季廣交會累計出口成交355.4億美元,環比增長8.8%,同比下降1.4%。從訂單結構看,中短單占比居高不下,長單占比依然偏低。成交訂單中,3個月以內的短單占48.6%、3~6個月的中單占35.1%、6個月以上的長單占16.3%。部分客商簡單詢價問貨為主,實際下單比較謹慎。
二季度紡織紗線及織物價格特點:振蕩區間收窄,粘膠類產品稍弱。2013年二季度首尾價格相比,328級皮棉下行77元/噸,跌幅0.39%;滌綸短纖價格與季度初期持平;全棉紗走高100元/噸,漲幅0.38%;滌棉紗價格與季度初期持平;純滌紗走高500元/噸,漲幅3.54%;全棉布下行0.05元/米,跌幅0.77%;滌棉布下行0.06元/米,跌幅1.19%;粘膠短纖下行400元/噸,跌幅2.94%;人棉紗下行100元/米,跌幅0.55%;人棉布走高0.05元/米,漲幅1.02%。
二季度紡織紗線利潤特點:利潤環比增加,同比漲跌互現。從四類紗線的利潤比較來看,二季度紗線產品利潤環比增加,純滌紗及人棉紗這樣的化纖紗線品種利潤同比也呈現漲勢。其中,全棉紗利潤環比增加37元/噸,同比縮減600元/噸。滌棉紗利潤環比增加270元/噸,同比縮減70元/噸。人棉紗環比增加330元/噸,同比增加815元/噸。純滌紗利潤環比增加600元/噸,同比增加510元/噸。
二季度紡織紗線及織物出口特點:外需仍顯不振,出口增幅放緩。相比于4月的大幅上漲,5月紡織品服裝出口增速再次回落。4月我國內地紡織品服裝當月對我國香港出口增長45%,對東盟增長71%,此數據備受質疑。出口中的虛假成分及騙取出口退稅等貿易中的不正常因素或起到一定作用。市場人士也普遍認為5月份和6月份紡織服裝出口增速較為合理。
據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1~6月我國紡織品服裝累計出口1272.32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36.9億美元,同比增加12.06%,增幅較去年同期擴大10.44個百分點。
2013年6月我國出口紡織品服裝240.9億美元,同比增加5.25%,增幅較上月擴大0.04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擴大5.29個百分點;環比增加4.87%,增幅較上月擴大1.77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擴大0.04個百分點。其中出口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92.25億美元,同比增加9.72%,增幅較上月擴大4.44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擴大9.13個百分點;環比縮減5.04%,減幅較上月擴大5.7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縮減3.84個百分點。出口服裝及衣著附件148.64億美元,同比增加2.66%,增幅較上月縮減2.51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擴大3.06個百分點;環比增加12.12%,增幅較上月擴大7.16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縮減2.74個百分點。
2013年二季度主要紡織產品峰谷價差值與2012年二季度相比全線回落。多數產品價格波動區間較窄,個別產品價格降至低位。例如人棉紗R30S(機織)的價格一度跌至2010年以來的最低點。這與目前低迷的紡織行業大環境成正比,而最主要的紡織原料棉花的價格依舊高企,也使得紡織企業的成本壓力未能有效緩解。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