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紡織行業最新資訊速遞(9.3)
國家棉花聯合調研組赴湖北江蘇等地調研
在湖北,湖北省發改委、財政廳及省紡織協會等相關部門同志參加了調研組召開的會議,與會人員就新年度棉花如何落實好臨時收儲政策、保障供應措施、完善棉花市場調控等方面,進行了深入廣泛的交流。
湖北省紡織協會負責人就今年以來紡織行業的生產經營情況、下半年紡織生產和出口形勢預測等作了專題匯報,希望國家大力宣傳紡織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進一步支持紡織企業轉型升級,給予紡織企業更多的項目資金補貼和獎勵,提高棉花進口配額比例或取消棉花配額限制,滿足國內棉紡企業對原材料的需求。呼吁銀行給予紡織企業資金支持,切實解決紡織企業普遍存在的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在江蘇,調研組到江蘇雙山集團公司開展調研。江蘇射陽縣棉花協會會長、集團公司董事長朱克榮匯報了射陽縣今年以來棉花種植、管理、生長情況及產量預測,集團公司生產經營及紗、布出口情況。
朱克榮說,今年射陽棉花種植面積只有20萬畝,比去年減少3.2萬畝,減幅達13.8%。盡管當前的苗情狀況不太理想,,單產水平有所提高,預測畝產籽棉將達250公斤,折合皮棉95公斤。比去年實際產量分別增加14公斤和5公斤,增幅在6%左右。
朱克榮說,今年以來,由于國內外棉花價格倒掛,使紡織企業基本失去了國際市場的競爭能力,除了棉花問題外,企業用工短缺及成本上升,稅賦過重,融資難,貸款難等都嚴重制約紡織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集團公司采取切實有效措施上下齊心協力渡難關,通過產品結構調整,技術提升等措施來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各項成本,生產基本達到了滿負荷,產銷基本平衡。1~7月集團完成銷售收入5.3億元,同比基本持平,用棉較去年增加2000噸,完成進料加工5000噸。目前庫存棉花3000噸,在手訂單3200噸。
調研組負責人表示,棉花作為紡織的主要原料,不僅與紡織企業生產經營息息相關,而且與國民經濟息息相關。棉花政策關乎農業、農民、農村經濟工作以及紡織工業,大家對目前國家棉花政策提出了很好的調整意見,我們一定認真總結,把調研的真實情況提供給有關部門討論決策。
濱州三成果入圍紡織之光科技獎建議名單
日前,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勵辦公室通過等權威媒體,向社會公示了“‘紡織之光’2013年度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建議授獎名單”。其中,濱州市紡織企業獨立完成或主導、參與完成的成果有3項入選。
濱州市進入建議授獎范圍的3項成果,一等獎1項:濱州華紡股份有限公司與青島蔚藍生物集團有限公司、東華大學合作完成的“紡織品低溫前處理關鍵技術”。三等獎2項:濱州東方地毯有限公司與東華大學合作完成的“立體浮雕效果機織地毯生產關鍵技術及應用”;濱州華紡股份有限公司獨立完成的“天絲/羊毛/棉混紡高檔面料染整新技術及產業化開發”。
濱州華紡股份有限公司和濱州東方地毯有限公司是我市紡織系統中的骨干企業,在全國印染、毛紡領域具有各自的優勢和影響力。近年來,華紡公司、東方地毯等紡織系統的骨干企業,注重科技興企、科技強企,為贏得競爭主動奠定了基礎,在外部市場萎縮、銷售不暢的境況中,保持了逆勢增長的發展態勢。以華紡公司為例,僅2011、2012年兩年間就獲得了13項授權專利,呈現出明顯的人才優勢和科技創新能力。
保定:新棉采摘期略推遲 棉企未開秤收購
目前河北保定艷陽高照,氣溫在17-28攝氏度,風力在3級左右,呈秋高氣爽天氣,對棉花吐絮非常有利,受8月份陰雨天氣的影響,當地棉花采摘期略有推遲。由于收儲細則還未出臺,今年又是新國標實施第一年,棉花企業對于收儲方面的事情只能猜測,均不能夠確定,因此棉企均未開秤收購。
日前當地棉株株高在120-130厘米,果枝12-16個/株,棉桃多在20個/株左右,花蕾5-6個/株,棉田有個別棉株零星吐絮,但是棉株底部多數棉桃被捂黑發霉變質,已無利用價值,受前期陰雨天氣的影響造成棉花減產,但若后期天氣晴好,預計畝產量能夠達到350-400斤,較去年下降10%-20%。雖然棉田有零星吐絮,但棉農還未進行采摘工作,據當地棉農介紹說:今年采摘期較去年推遲5-7天,自下周開始將開始陸續采摘。一些包地種植戶表示他們大田采摘工作將于9月下旬再開始進行,一方面是受天氣影響,采摘期推遲,另一方面是受人工費用上漲的影響,若棉花未大量開放,雇工采摘不出數量,雇工要價高,等棉花大量吐絮后采摘比較合適。對于今年的國家標準改變部分棉農表示從網上了解到了這方面的信息,但是具體的內容就不太了解了,也不知道國家標準改革以后對于棉農有利還是有弊。在問到棉農會不會進行分摘,分存,分售這一問題時,棉農均表示采摘(除去包地種植戶)肯定是分批次進行的,但存放及銷售就不會特意分開了。對于新年度籽棉收購價格,棉農期望比較高,表示能夠達到4.20-4.50元/斤較合適,種植棉花收益才有保障。
據了解當地400型棉花企業均未開秤收購,主要原因為:一是收儲細則還未出臺,企業均不敢貿然行動;二是當地籽棉還未形成規模采摘,初期上市的籽棉質量差,企業收購意愿不大;三是資金未到位,部分合作企業也在等收儲細則出臺之后才能簽訂合作協議。
根據收儲公告,市場價格連續5個工作日低于收儲價將啟動收儲,因此預計最晚9月9日細則出臺,企業將陸續開秤收購。由于今年籽棉產量減產,企業表示收購難度將增加,估計會出現“僧多粥少”,企業吃不飽的現象,因此當地有實力的棉企已經赴周邊地區進行考察,將在籽棉質量較好的地區設點進行收購以增加企業收購量。對于標準改革棉花企業準備采取收購前期小批量進行生產,勤送檢,快出結果的策略來使棉花檢驗人員盡快盡早適應新標準改革工作。目前當地棉籽價格繼續保持在1.43元/斤,企業表示如果棉籽價格能夠保持高位穩定,預計新年度籽棉開秤價格能夠達到4.15元/斤以上。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