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輕紡城的成交額位居全國紡織品專業市場首位
中國輕紡城坐落于縣城柯橋,市場集聚了各類紡織服裝面料、家居用紡織品和產業用紡織品,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經營品種最多的紡織品集散中心。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輕紡城創下了中國歷史上數不勝數的“全國第一”。
上世紀80年代初,柯橋老街上冒出一條自發形成的布街。
1988年,政府在當地建起了棚屋式的面料市場——紹興輕紡專業市場,那正是柯橋最早的輕紡市場。
1993年,紹興輕紡專業市場經國家工商總局批準,冠名“中國”,正式升級為“中國輕紡城”,也成了當時全國首個國字頭的紡織品專業市場。
1997年,“輕紡城”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成為全國首個上市的專業市場。
入世后,國家鼓勵中小企業申請自營進出口權,中國輕紡城紡織品貿易商在全國率先擁有了自營進出口權。
2007年,商務部依托中國輕紡城這一產業基地,在柯橋發布了全國首個紡織指數。之后,中國輕紡城又先后成為全國首個無障礙刷卡全國示范市場、全國首個五星級紡織品專業市場、版權保護示范基地。
3年前,紹興縣又建起全國首個紡織品電子商務平臺——網上輕紡城,網上輕紡城是全國首個網上亮照全覆蓋市場,其商戶領取了全國首個網上營業執照。今年6月,柯橋又建起了網商集聚區,這又是全國首個紡織品電商孵化園區。
多年來,中國輕紡城的成交額位居全國紡織品專業市場首位,去年,中國輕紡城成交額近800億元,又一次奠定了她在全國紡織品專業市場中的龍頭地位。
……
這是一座古老的歷史文化名城,也是一座時尚的輕紡產業之城。早在河姆渡時代,這里開始應用紡織品;唐代,留下了“日出華舍萬丈綢”的美名。今天,人們形象地把紹興縣稱作“托在一塊布上的經濟強縣”。
作為全國紡織生產能力最大的產業集群之地,紹興縣有各類紡織企業近萬家,年產各類化纖300余萬噸,印染布190億米,服裝近3億件(套)年出口紡織面料近90億美元。全縣紡織產業經濟生產總量占全國的10%,基本形成了由PTA等化纖原料到化纖面料、印染印花、服裝、家紡等完整的紡織產業鏈,強大的紡織產能對全國的紡織行業影響巨大。
依托紡織強大的紡織產業,紹興縣連續多年列居全國十強縣。去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08.77億元,人均GDP13.87萬元。財政總收入127.76億元,地方財政收入70.44億元。全縣工業總產值達3882.49億元,自營出口97.39億美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805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21813元。
近年來,紹興縣圍繞中國輕紡城,大力實施二次創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產業性服務業、現代農業、會展業,積極培育新能源、生物醫藥、住宅產業化等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向著“依靠科技創新推動、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產業配套明晰合理”的現代產業集群邁進。
還看今朝:五大區成一統
中國輕紡城發展的腳步從未停下,一直走在改革發展的第一陣線,中國輕紡城規模越來越大,實力越來越強。傳統交易區、市場創新區、國際貿易區、原料龍頭區、物流配套區等五個區,成就中國輕紡城為全球最大紡織品專業市場之一。
傳統交易區
總面積102萬平方米,傳統市場按不同產品及地段命名,多年來已形成了北聯市場、東升路市場、老市場、聯合市場、天匯市場、東市場、北市場、西市場等八大成熟的專業市場。北聯市場是國內單體規模最大、交易最集中、品質最齊全、價格最優勢的窗簾布藝龍頭市場。這些都是紡織品的一級批發市場,面向全國的二級批發市場及服裝企業批量銷售,市場內一家小小的店面,一天的紡織品銷量就是數十萬米。
國際貿易區
自2005年開始建設,是以“現代化、公司化、專業化”為目標定位,集樣品展示、貿易洽談、商務辦公、電子商務等功能于一體的現代化市場交易區。由11座現代商務大廈構成,目前,一期7座大廈入駐率已超過90%,二期四座也已全部投入使用。
市場創新區
按照“中國輕紡城的主體市場和國內最具性價比競爭優勢的紡織品交易區”為目標定位,架構起一個現代業態市場的全新體系,包括貿易信息中心、行業資訊中心、網上交易中心、社區交流中心、公共信息化服務中心等五大中心,以及紡織品倉儲物流、樣品展示、在線金融、市場管理、移動終端、網上辦公等六大配套。建成后,將服務全球60%以上的紡織企業。
圍巾市場
輕紡城傳統紡織品市場的衍生市場,經營的是終端產品,這里集聚了來自義烏、桐廬、臨平、臨安、江蘇等地的專業圍巾生產商與經銷商,產品涵蓋真絲、亞麻、棉、羊絨、羊毛等多種質地的圍巾和頭巾、批肩。
物流配套區
物流配套區包括已投用的面積25萬平方米的國際物流中心和13.3平方米的柯東配套倉儲區,以及規劃面積20萬平方米的倉儲物流中心,后者融海關、商檢、物流配送、倉儲等多功能于一體,是長三角地區極具競爭優勢的“內陸直通關”。
近年來,我縣大力實施紡織工業設計產業培育工程,以創新驅動紡織產業發展,依托中國輕紡城,建設紡織工業創意設計基地,已被認定為首批浙江省特色工業設計示范基地,基本形成了以原料研發、機械裝備設計、面料設計、服裝家紡款式設計、品牌營銷策劃為主的較為完善的工業設計鏈。基地規劃建設總面積50萬平方米,已基本形成了以F5創意園、科技園、輕紡城創意園為主的“三大園區協調發展”建設框架。目前三大園區已集聚創意企業265家,今年上半年,創意產值逾2.89億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