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棉紗出口或將受益于中國紡織原料政策改變
印度媒體報道,中國紡織原料政策改變之后,今年印度棉紗出口可能大增,達到20億公斤。
由于中國紡織原料進口政策發生戲劇性變化,因此,今年印度棉紗出口可能增加一倍,達到20億公斤新的里程碑,中國鼓勵棉紗進口而非棉花。由于海外需求強勁,本財年頭5個月,紗線出口商在印度外貿總局登記的數量較去年的3.972億公斤猛增50%,至5.93億公斤。
紗線出口增加不僅會提高商人的出口數量,而且還會幫助國內紡織廠在幾年內擴大紡紗能力。此外,出口更多增值產品,而不是普通纖維,這將支持政府原料加工本土化,創造就業和提高收入的目標。
“如果當前的需求趨勢持續下去的話,我們將能夠在本財政年度出口20億公斤紗線,”棉紡織品出口促進會(TEXPROCIL)會長Manikam Ramaswami說。
中國根據采購數量對棉花征收1%-40%的進口稅。中國政府的主要目標是不鼓勵棉花加工,相反,政府鼓勵紡織廠進口直接使用的棉紗。
中國政府持有龐大的棉花數量,而且不打算投放給用戶。因此,印度紡織廠收到了的紗線訂單大于棉花訂單。
印度棉花協會(CAI)預測,今年出口棉花為“零”,相比之下,去年出口950萬包(170公斤)。“如果目前的需求趨勢持續下去,棉紗出口將大于所有的預期。出口增長將不會影響國內紡織廠,”印度紡織工業聯合會秘書長DK奈爾說。
根據報告,印度棉紗咨詢委員會預測,本財年印度棉紗出口預計增長14.2%,至11.50億公斤。但是實際出口可能甚至更高。今年整體棉紗產量預計40億公斤。
住在孟買的棉商和出口商Arun Sakseria認為,中國政府對進口棉花征收40%的高關稅和地方稅,旨在支持國內織機和紡織業。因此,對于中國紡織廠來說,進口棉花沒有意義。
中國是印度棉紗出口的主要目的地。
中國每年生產大約670-700萬噸棉花,相比之下,中國每年的棉花消耗量為950萬噸。中國已經制定一個政策,缺口應該通過“零”關稅進口解決,而增加的海外采購數量將被征收高關稅。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