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環保制革迫在眉睫
皮革工業是巴基斯坦第三大出口工業,年均出口總額為130億盧比。而巴基斯坦旁遮普省第2大制革城市非卡蘇爾莫屬。卡蘇爾市離拉合爾大約55公里遠,因生產原材料而海內外聞名,但同時又因排放大量的制革廢水引發污染而臭名昭著。
對于卡蘇爾30萬民眾來說,皮革加工就意味著黃油面包,但是這座城市的污染在巴基斯坦最為嚴重,當地以及附近的居民因為缺乏飲用及其它用途的純凈水而飽受各種疾病折磨。Din Garh是卡蘇爾主要的皮革加工區域,當地不存在任何符合政府或者國家標準的廢水處理健康系統。唯一存在的就是這300家制革廠。起初,所有的加工都是人工完成,制革也都在橡樹樁上做完。后來,加工過程中開始添入有毒化學品,對于環境造成了破壞。如今的制革已經演變成為需要糅合130多種化學產品的復雜流程。地下水本是當地飲用水及其它用途的主要來源,但現在已遭遇重金屬污染和細菌污染。
健康組織估計全球大約80%的疾病源于衛生問題。而巴基斯坦超過150噸的固體制革廢料和9000立方米的重污染水不經過處理就直接被排放。受污染的水以及工業廢水對于城鄉用水產生負面效應,同時引起排放廢水與天然水源的混合導致卡蘇爾市嚴重的地下水污染問題。結果環境質量下降,對人類和動物僅產生了日益嚴重的威脅。由于皮革加工廠的存在,水已經變成了卡蘇爾市的咒符。由于高度污染水的排放導致的疾病使得超過2500萬的死亡與水源疾病有關。
工作中的健康安全問題也是卡蘇爾市最為重要的問題之一。不幸的是,整個巴基斯坦國家,很少企業按照政府規定經營。健康意識仍然模糊。我們應該采用科學的先進技術,享用皮革工業帶來的福利和收入。除了回收是最有成效和最為重要的因素,我們還需要時刻考慮到,一種工業的廢料其實可以合理被利用,變成為另外一種工業的原材料。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