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diri銀行對印尼紡織成衣產業分析報告
印度尼西亞銀行業者Mandiri近期公布紡織成衣業報告,針對該產業國際市場、生產成本及競爭優勢等進行分析,內容如下:
(一) 國際市場逐步復蘇,尚未實際嘉惠印度尼西亞紡織產業:美國為印度尼西亞紡織品最大出口市場,美國經濟逐漸復蘇將對印度尼西亞紡織成衣業發展產生正面影響,但今年內幫助尚不明顯,主要原因是來自于越南及孟加拉國等地產品競爭激烈所致。
分析顯示美國經濟成長率每提高1%,可在未來3季內增加印度尼西亞紡織品進口數量成長達1.5%;而歐洲經濟成長率每提高1%,可在未來2季內增加印度尼西亞紡織品進口數量成長達3%。
歐美市場復蘇將有利于印度尼西亞紡織相關產品的出口,然而由于國際競爭日趨激烈,印度尼西亞紡織相關產品可否在歐美市場復蘇之際獲得更有利的條件,其重點仍在產品的競爭力。
2009年及2013年印度尼西亞紡織品在美國市場占有率分別為4.9%及3.7%,歐洲市場則分別為1%及0.8%,顯示印度尼西亞紡織品在歐美市場占有率偏低,且呈現降低趨勢。
(二) 生產成本大幅增加,對紡織業雪上加霜:近年來電價調漲、最低薪資大幅提高及匯率貶值等因素造成印度尼西亞紡織品生產成本遽增,由于勞動成本占紡織業上游的紡紗織布業與下游的成衣業生產成本分別為6%及27%,最低薪資大幅提高對勞力密集的成衣業影響較上游尤甚。
而電力成本占紡織業上游與下游生產成本分別為25%及1%,電價調漲對于紡紗織布業影響程度較大,印度尼西亞政府自2014年4月起再度分階段調漲中大型工業用戶電價,據印度尼西亞紡織業協會(API)數據顯示,共有48家紡織企業受到電價調漲直接影響,不得不減少雇用勞動力,降低產能最高約20%,并導致終端成衣產品售價增加7至10%。
此外,印度尼西亞盾貶值亦提高紡織業生產成本,因主要原料棉花進口比例高達99.5%,染料等紡織化學品即便為國內生產亦采美元計價交易,分析顯示印度尼西亞盾每貶值1%將造成次季紡織品生產成本增加約6.91%。
(三)API預估今年印度尼西亞紡織品出口金額為129億美元,其中成衣類(如襯衫、T恤及裙子)約占60.9%,布料及紗線等約占39.1%,為維持印度尼西亞紡織品出口最佳水平,Mandiri銀行建議印度尼西亞應專注于依市場特性生產具競爭優勢的產品。
Mandiri銀行依據相關經濟模型計算并建議印度尼西亞應在各國際市場分別主攻產品在美國市場以紗、女裝、童裝、男裝、棉及其他纖維縫線為優先;在歐洲市場以紗、縫線、男性大衣及手套為主;在日本市場則以紗及縫線為具優勢。
(四) Mandiri銀行在報告結論中建議,印度尼西亞紡織業界應更加關切如何選擇生產具有高質量及競爭優勢的紡織品,方有機會與其他紡織品出口國競爭市場,以提高國際市場占有率及印度尼西亞整體紡織品價值。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