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棉花出口下降69.7%
據埃及國家統計局(CAPMAS)報告顯示,2013/2014財年第三季度,埃及棉花出口下降了69.7%。主要原因是種植棉花不如種植其他經濟作物收入高,棉農的種植積極性受挫,種植面積減少,棉花產量下降。
2014年3~5月,埃及出口棉花1.1萬噸,而上一季同期的出口是3.5萬噸。由于進口棉花數量增加,以及三年政治動蕩一批紡紗廠倒閉導致需求量下降,埃及本地棉花的消費量減少了68.4%。
埃及紡織控股公司本財年共虧損21億埃鎊。2014年3~5月,共消費本地棉花1.2萬噸,而上一季同期的消費量是3.4萬噸。同期,軋棉產量下降了18.7%,達3.9萬噸,而上一季同期為4.8萬噸。
相關鏈接:
烏茲別克斯坦是全球第6大產棉國、第3大棉花出口國。近年來,中國從烏茲別克斯坦進口棉花一直保持在每年30萬噸左右,成為烏第一大棉花出口目的地國,在中國棉花進口來源國中,烏茲別克斯坦居第4位。
為擴大棉花和棉紗的出口,拉動本國經濟的發展,自2005年起,烏茲別克斯坦每年都舉辦烏茲別克斯坦國際棉花和紡織交易會。自2010年起,在舉辦國際棉花和紡織交易會的同時,還舉辦國內紡織產品展,讓世界各地的采購商及參展商加深對烏茲別克斯坦棉花產業的了解,擴大烏棉的購銷規模。
據海關統計,2014年8月我國進口棉花20.45萬噸,較上月減少7.59萬噸,減幅27%,同比減少26%; 平均進口價格2150美元/噸,較7月下跌33美元,跌幅1.9%,同比下跌1.5%。2014年前8個月棉花共進口188萬噸,同比下降37.9%。
8月,我國棉花進口數量同比環比均大幅回落,平均價格略有下降。配額使用以1%關稅居多,比例約占半數;貿易方式中進料加工為最主要的進口方式,除了來料加工比例較小外,其他三種相差不大,均占兩成左右;來源國中澳大利亞棉遠遠高于其他國家,比例超過六成;進口海關以青島、上海和南京為主;進口地區中山東和江蘇最多。
2013/2014年度,國內紡織增速下滑,棉花進口需求下降,共進口300萬噸,較前一年度減少31.7%。由于內外棉價格差有所縮小,配額外全關稅進口量大幅回落,只有30萬噸,占上一年度的36%;進口貿易方式以進料加工為主;印度繼續為第一大進口來源國,澳大利亞超過美國居次席,美國退至第三。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