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中國服裝行業的海外拓展之路
這里世界服裝鞋帽網的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是睿信咨詢解析中國服裝行業的海外拓展之路。
縱觀近年來我國服裝行業的發展,在整個經濟價值鏈條上服裝行業的附加值一直是很低的。比如,東莞的上千家服裝企業,其中有一半以上都是進行外來加工的小企業,像意大利、法國的眾多知名服裝品牌在中國都有生產基地。在這樣的現狀下,中國企業逐漸失去了打造自有品牌的機會,只能從事一些技術含量較低的代加工業務,由此中國服裝行業陷入了“給別人品牌做嫁衣”的局面。對此睿信咨詢制造業專家做出了專業的分析。
目前中國服裝行業還不能準確把握國際市場的需求和變化,過度依賴國外企業,缺乏產品設計能力和開發原創能力,在整個服裝產業鏈條上處于從屬地位。
營銷力度不夠,營銷渠道單一
我國多數服裝企業主要通過廣交會、華交會等渠道通過國外中間商或批發商接受定單,很少在目標國市場形成自己的營銷網絡。出口企業在完成簡單的貿易流程后就完成了使命。之后的分撥、物流、零售、售后服務、品牌推廣等一系列增值環節,我國出口企業基本上都沒有參與。但是商品銷售價格卻往往取決于后面的環節,豐厚的渠道利潤和品牌利潤都被進口商、批發零售商所獲得,中國出口商只賺取了微薄的加工費。
服裝企業規模太小,競爭力不強
我國的服裝企業大部分是“散、小、弱”的情況,業務以加工型為主。企業設備普遍陳舊老化、設備引進能力和技術的再開發能力均很弱,產品難以適應國際市場流行趨勢和新消費需求。大部分企業沒有從事國際貿易的人才和經驗。
缺乏國際貿易保護意識
睿信咨詢制造業專家另外指出,不少服裝企業對一些發達國家實行的紡織服裝方面的國際標準不甚了解,也不嚴格按此標準進行生產和認證;另一方面對出口前景又過于樂觀,出現了投資過熱現象,造成出口數量增加但低價競爭的局面。一旦發生國外對我國紡織服裝產品實施反傾銷調查或特別保障措施時,不少出口企業不敢或沒有能力投入人力、物力、財力進行應訴,從而更加放任了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對我國服裝產品出口的限制力度。
睿信咨詢制造業專家最后表示,目前我國服裝業正在進行新一輪產業升級,即通過產業資源的優化配置來提高中國服裝行業國際競爭力,全行業致力于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原創品牌,圍繞品牌提升帶動行業提升,并著力培育國際型跨國集團。加強我國服裝企業自身創新能力、品牌經營與營銷能力,通過在國際市場與知名品牌的竟爭,學習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管理理念,豐富國際市場營銷和企業運作經驗,逐步打造優秀的中國自主品牌。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