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剖析春蠶訂種量大幅減少原因
秀洲蠶農今年春蠶訂種量1.74萬張
桑園面積繼續減少,蠶種合同訂種數同比下降13.55%,降幅同比增大
嘉興市秀洲區2015年春蠶合同訂種工作近日結束,全區合同訂購2015年春蠶種17414.5張,同比減少2730.25張,減少13.55%,減幅同比有所增大(去年同期減幅為6.6%),比去年同期實養春蠶21033張,減少3618.5張,減少17.2%,新塍鎮合同訂購數達到8800張,同比只減少600張,只減少6.38%,有羊毛衫市場的洪合鎮春蠶合同訂購只有1150張,同比減少550張,減幅高達32.35%。據悉,桐鄉、海寧等地訂種數降幅超過10%,海鹽降幅超過15%。
2015年秀洲區春蠶合同訂購數減少的主要原因:
一是面積因素。桑園采葉面積明顯減少,桑園采葉面積明顯減少,去年春蠶以來,因王店鎮物流園建設、新塍鎮秀洲新區建設(涉及重點蠶桑村火炬村)及蠶農挖掉桑園改種水果、苗木等因素,減少了不少桑園,再加其它基本建設用地,這樣全區從去年春蠶結束后到現在,在不到1年的時間內,全區桑園面積減少1200畝以上。
二是繭價因素。去年蠶繭價格一路走低,由于去年春繭與夏繭價格較低,春繭每擔(50公斤)只有1714元,比去年同同期的每擔(50公斤)2082元,下降368元,下降17.67%,夏繭價格為每擔(50公斤)1426元,同比下降每擔(50公斤)277元左右,降幅為16.26%。中秋蠶價格為每擔(50公斤)1322元,同比每擔(50公斤)下降385元,下降22.56%。晚秋繭價格為每擔(50公斤)1562元,每擔(50公斤)下降280元,下降15.2%,春繭、夏繭與秋繭價格的明顯下降,不同程度地影響到秀洲廣大蠶農培桑養蠶的積極性。這是秀洲區今年春蠶種合同訂購明顯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是勞力因素。蠶桑生產是勞動密集型產業,由于傳統的蠶桑生產“苦、臟、累”,農村中多數年輕人不愿從事蠶桑工作,不愿意學種桑養蠶技術,從事蠶桑生產的蠶農逐漸呈現老齡化,隨著年齡的增加,部份老年人已不能從事繁重的培桑養蠶工作。最明顯的例子如我區王店鎮國慶村13組(是一個養蠶重點組),近幾年主要因蠶農逐漸呈現老齡化而使蠶種飼養量逐年減少,因此,勞動力問題也成了制約蠶桑生產發展的重要因素,蠶桑生產后繼乏人。
四是外來蠶種因素。由于外地蠶種場的改制,加劇了蠶種生產單位之間的競爭,導致蠶種販子的大量增加,不少蠶種販子與部分蠶種生產單位置《浙江省蠶種管理條例》于不顧,千方百計將外地蠶種通過不正當途徑販賣到我區,影響了我區蠶種的正常供應。
五是桑園逐步老齡化因素。我區在十幾年前,結合大規模的土地整理,建設了一大批能灌能排的現代蠶桑園區,對蠶桑生產的穩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近幾年來老蠶區(包括我們秀洲區)種桑改桑數量明顯減少,新種桑園更是很少,部分桑園逐步呈現老齡化,桑園產出率有所下降。
成本因素主要包含二方面,一方面是農資成本,據初步調查,種桑養蠶的成本主要是化肥、農藥與消毒防病用的蠶藥,其價格基本平穩;而勞力成本逐年上升,目前一名男勞力打工一天80~110元左右,女勞力打工一天60~90元左右,不少蠶農寧可選擇打工,也不愿從事既苦又收益不高的種桑養蠶業。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