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貨零售企業在電商沖擊下風光不再
目前零售行業陷入尷尬窘境,在行業競爭加劇和電商等新渠道的沖擊之下,線下市場空間一再被壓縮,曾經顯赫一時的百貨零售,風光不再,國內很多百貨企業都在努力尋求轉型。
百年前,俄國人在哈爾濱開設“秋林洋行”,翻開中國百貨第一頁。此間,百貨店作為一種成熟的業態在中國遍地開花,所到之處,無不引起一番轟動。但近年來,百貨零售風光不再,曾經瘋狂的建店潮、人潮涌動,如今似乎只剩下寥寥無幾的顧客和昏昏欲睡的售貨員。
電商強勢 實體店成“試衣間”
上半年,百貨零售迎來了一波“關門潮”。根據統計數據,2015年上半年,主要零售企業在國內市場共計關閉120家門店,其中百貨業態關閉25家,而業績不佳和戰略結構調整是導致歇業的主要原因。終端消費需求疲軟,加上消費渠道多元化競爭及關店和改造門店的影響,使得銷售收入同比下滑;而同時,人力成本、租金等固定剛性費用持續增長,壓縮收益,百貨公司走得越來越艱難。
而相對于疲軟的傳統百貨零售,各大電商的表現可謂強勢。今年8月,阿里發布了截至2015年6月30日的最新財報,財報顯示,阿里前六個月總營收202.45億元,其中157.12億元來自中國零售平臺。京東第二季度業績則顯示,京東第二季度交易總額(GMV)達到1145億元,同比大增82%,單季交易額首次破千億。
同時,各大電商積極尋求合作,繼8月阿里與蘇寧云商實現“聯姻”,宣布達成全面戰略合作之后,劉強東隨即聯手馬化騰制定“京騰計劃”。而就在“京騰計劃”第二日,阿里就在北京聯手蘇寧、銀泰等共18萬家線下門店舉辦“雙11”的第二次發布會,實現全渠道互聯互通。各大電商或合作或廝殺,甚至動輒上億元的廣告宣傳,其背后是中國龐大的市場依托以及日漸強勁的購買力,整個行業在快速發展,誰也不想痛失領地。今年前九月,全國網上零售額25914億元,同比增長36.2%,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僅10.9%。
“目前為止,雖然市場總體在變大,但電商改變了人們的消費習慣,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網購的同時,實體店不幸淪落為‘試衣間’。”一位百貨公司經營者告訴記者。這從反面折射出目前零售行業的尷尬窘境。在行業競爭加劇和電商等新渠道的沖擊之下,線下市場空間一再被壓縮,曾經顯赫一時的百貨零售,風光不再。
力求轉型 保守還是激進?
行業環境不好,又不能坐以待斃,各百貨公司使出各路招數,要么“斷臂自救”,要么全面戰略轉型,試水電商。體驗式消費、小型業態等相關概念頻繁出現在各大百貨商超的計劃中。
而在這波轟轟烈烈的行業自救中,涌現出兩個代表性的派別,一類是固守實體店,力圖以規模效應取勝的“保守派”,一類是積極尋求戰略轉型,破舊立新的“激進派”。
作為“保守派”的代表,成商集團自今年4月起,便開啟了逆勢并購實體店的序幕,迄今并購交易總金額已超過110億元,頗受市場關注。
今年6月份,成商集團陸續披露了相關重組預案,該公司擬以7.37元/股的價格定向增發11.61億股,向控股股東茂業商廈等多方購買其持有的和平茂業、深南茂業、東方時代茂業、珠海茂業和華強北茂業的100%股權,此次擬置入資產作價86億元。10月16日,成商集團再度披露了新一輪資產并購詳情,擬通過全資子公司成商控股以25億元的價格收購成都老牌高端百貨賣場“仁和春天”。
實際上,這僅僅是開始,成商集團認為,目前國內百貨行業內部已拉開了橫向整合的大幕,大型百貨公司集團紛紛收購業績下滑的單體百貨企業,以盡早占據一二線城市核心商圈,獲得城市發展的潛在消費資源。基于同業競爭等因素,成商集團或將成為茂業系整合的唯一百貨零售平臺。事實上,控股股東茂業商廈和實控人黃茂如已出具承諾,將分階段整合旗下百貨資產,并借機注入成商集團,屆時其營收有望從現在的20億元擴大至100億元以上。
成商集團高層認為,現階段傳統百貨商正處于陣痛期,尚未在互聯網領域找到有效的掘金路徑。一味的燒錢做電商,摒棄傳統百貨業務就會本末倒置。目前,成商集團仍將深挖自身門店優勢,找準市場定位。
轉型“激進派”友阿股份認準云商戰略,并早早布局。早在2013年10月,友阿股份就與騰訊控股子公司大湘網合作,建設微信公眾平臺,成為首家實現微信支付的商業零售企業。此后,友阿股份陸續推出的APP應用、“特購網”上線等系列組合拳,邁出了傳統百貨門店向數字化轉型的重要一步。
2014年,友阿股份聯動旗下百貨門店,共同推出O2O綜合平臺,初步實現了友阿奧特萊斯特品匯、友誼商店及其他百貨門店精品匯、友阿積分聯盟生活匯三大特色服務。今年,友阿股份全面啟動O2O全渠道項目建設,借助SAP的技術支持,實現購物線上線下的全面打通,積極推進公司向云商轉型。
“明年上半年,公司旗下所有門店將推行O2O全渠道模式,預計3年內完成云商企業的轉化。”公司董事長胡子敬如是說。友阿股份今年前二季度實現凈利潤2.5億元,同比下降7.37%。友阿股份表示,公司業績下降的原因之一是去年成立的子公司友阿黃金、友阿云商目前尚處于起步階段,報告期未實現盈利。友阿股份三季報預計扭虧為盈,同比增長10%。
轉型不易 百貨業業績慘淡
百貨零售企業面臨不小轉型壓力,自身盈利能力的下降是不爭事實。目前,國內很多百貨企業都在努力尋求轉型,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盡顯眾生相。
2015年,百貨龍頭王府井圍繞“一個模式,四大任務”,構建互聯網條件下新商業模式,將超市從百貨里分離出來,增加體驗式業態聚客。6月,王府井聯手百聯、利豐簽署協議抱團取暖;茂業百貨更名茂業天地,引進多個新興品牌,增設餐飲業態品牌,向購物中心化靠攏;首商股份更是在2012年就開始試水新興業態,并積極開拓移動互聯網業務,與阿里巴巴旗下公司簽署《JUMP項目合作協議》,開通商場消費端APP及商家營銷平臺,力圖實現線上線下的融合;天虹商場挖掘購物中心與便利店業態,天虹微喔便利店與萬店通便利店門店數已達到158家;而南京新百此前更是涉足醫療養老業務,發展“百貨零售+醫療養老”模式,可謂使盡渾身解數。
事實上,百貨業轉型求發展中,紛紛試水O2O、體驗式購物等業態模式,轉型購物中心,或跨領域經營等。然而,轉型結果并不盡如人意。
資訊統計,截至昨日,已公布三季報或三季報預告的30家百貨零售上市公司中,有15家今年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下滑,占比50%。其中,天虹商場三季度凈利潤預計同比下降40%;王府井依靠奧特萊斯的良好經營,收入下滑的幅度收窄,但還沒有止跌跡象,預計三季度凈利個位數增長。
到底怎樣才是正確的百貨業轉型“姿勢”?慘淡的業績是不是預示著百貨店模式已面臨“窮途末路”?有業內專業人士持否定態度。他表示,百貨商場仍具有其特有的優勢,經營范圍廣泛,商品種類眾多,并具有品牌優勢。“現在百貨業低迷的原因更多是商品經營和供應鏈整合沒有做好。”轉型需要雙方達成一種默契,百貨方需要清晰了解客戶的需求,而消費者也能對自己的需求有一個明確的概念。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