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經紀商的大宗商品回暖還得靠美國
澳大利亞經紀商Invast研究主管費伊(Peter Fay)預測,大宗商品的疲弱是因為受到了全球經濟環境的影響,并不全是因為中國需求不振,而如果美國經濟持續復蘇將帶動大宗商品回暖。樂觀的美國數據提升了美聯儲12月加息的可能性,這將利好大宗商品。
費伊周二向媒體表示,除了中國,需求也可以來自其他國家。
上周五公布的美國非農就業人數大增27.1萬人,遠高于8、9月的數值。此前耶倫曾表態,如果經濟數據支持,美聯儲將在今年12月加息。
費伊認為,美國加息對大宗商品來說是利好消息,大宗商品價格的主要壓力來自美元對其他貨幣的強勢。大多數商品都以美元交易,因此當美元指數上漲時,大宗商品價格往往會下跌。
上周末中國公布的貿易數據不佳,費伊稱,從長期來看,這反而將利多大宗商品,因為經濟數據欠佳,中國政府出臺進一步刺激政策的可能性會增加,可以推出的新政策還有很多。
中國海關總署上周末公布數據顯示,10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2.06萬億元,同比下降9%。其中,出口1.23萬億元,同比下降3.6%;進口8331.4億元,同比下降16%;貿易順差3932.2億元,同比擴大40.2%。
一般認為,美聯儲加息將帶動美元指數走強,但費伊表示,歷史數據顯示,第一次加息并沒有出現這種情況。他補充道,翻看歷史數據,過去的7-8年間,在第一次加息后,美元指數出現了下跌。因此認為此次加息后美元指數可能有所下滑,從而利多大宗商品。
美國房屋數據、建筑指數、新車銷量在過去的7年中穩步上升,目前已經達到了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高水平。費伊認為這些數據也有助于推動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
同時,在費伊看來,過剩的鐵礦石供應導致了其價格跌至數年低位,而價格低迷有助于淘汰成本過高的生產商,這將削減過剩的供應。
相關鏈接:
24年來已連續舉辦第38屆的「臺灣紡織品日本展示會」,日前在紡拓會領軍下在日本大阪舉行,本屆共有42家國內廠商參展,兩天內吸引了近900名日本專業買主到場,預估接單金額上看1500萬美元。
紡拓會表示,此次參展廠商新、舊面孔參半,且都表現亮眼。以首次參展的廠商為例,包括強調自主研發設計的綿春、主打小量特殊面料的禾麥、耕耘美國戶外運動品牌的勝元、以抗靜電紗為主的制服材料業者鑫暉,以及今年唯一主打救生衣及睡袋等原料的富宇等,都認同此行收獲滿滿。
本屆展示會形象區以流行性及戶外功能性為主題,透過日本當地設計師的巧思,利用臺灣制的各種碼布及成衣,布置出具流行時尚的洋裝及充滿活力的活動場景,亦利用色彩、手感、垂墜度及后續加工等手法,凸顯功能性布料產品特色,以及功能時尚化的產品趨勢。
根據日本綜合研究所的報告,即使目前尚未出現強有力的景氣回溫跡象,但日本每年對紡織品的進口需求,仍有400億美元,對包括臺灣在內的紡織出口國來說,依然是兵家必爭之地。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