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新花的質量問題的三大方面表現
與去年相比,今年新棉收購期間可謂是幾經風雨,天氣一直成為困擾采摘和收購的關鍵因素之一。從全國范圍來看,山東、江蘇、安徽、河南等主產棉區均在采摘期間飽受陰雨災害,不僅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減產,而且對棉花質量損害較大。隨著新花的全面上市,這一現象也很快在下游紡織企業的新棉使用中得以印證。
通過對山東、江蘇和安徽等數家紡織企業的采訪,“新花等級偏低、質量普遍較差”成為多數企業的一致看法。從目前情況來看,今年新花的質量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大方面:第一,等級偏低。據山東高唐某紡織企業的相關士介紹,與往年相比,今年當地的2級皮棉基本是難覓“芳蹤”、正3級棉花也是屈指可數,但3級偏差、好4級的新花卻隨處可見。主要原因一是由于今年棉花收購季節雨水較多,棉花質量差多好少。二是目前籽棉收購量少價高,因此多數棉商在籽棉的收購上不愿細分;第二,“三絲”問題嚴重。今年籽棉資源緊缺、收購價格居高不下,由于棉花加工企業利潤微薄,因此在“三絲”問題上沒有投入太大人力。據江蘇某紡織企業反映,在當前購入的新棉中除山西的棉花“三絲”較少外,今年山東、湖南、湖茲等地的棉花“三絲”均較往年嚴重。第三,品級分類混亂。由于受天氣影響,多數產區好花少、僵瓣棉多,為了提高籽棉收購數量,部分棉企好花、差花滲和加工的現象屢見不鮮,使棉花品級混亂,短絨率升高,從而在棉紗的生產過程中,造成棉結增加、強力下降,人為添加紡紗工序,這此已經成為目前紡織企業較為頭痛的一件事。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我國內地棉花總體質量下降0.5–1個品級,這樣一來將很難滿足我國紡企驟待提升產品質量的大形勢。因此,有業內人士預測,今年國內棉花將不光存在產量缺口,地產棉的品級缺口也不容忽視。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