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虎城委員否定“外資撤離潮” 正增長很難得
在全國政協經濟界別的小組討論中,全國政協委員、商務部原部長高虎城認為,2016年外資增速達到3%左右,在全球直接投資負增長前提下,我們有正增長很難得。”高虎城委員認為,由于環境、土地、能源、勞動力等因素,近年來鞋、玩具等部分加工貿易產業確實從中國轉移出去,但同時也有諸如制藥、電子等高端產業進入中國,“某些人講‘外資撤離潮’,顯然沒有根據。”
“選擇中美貿易沖突或打貿易戰事實上是兩敗俱傷。我們不害怕打貿易戰,但我們也不希望發生這些事。但這不取決于中方一家。”針對飽受關注的中美貿易關系問題,高虎城委員表示,“無論從貿易、投資、到服務,還是到人文交流等,我們都有過詳細的分析,大凡對中美建交近40年歷史有認識和了解,都會正確看待中美關系發展。”
高虎城指出,中美經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美雙邊貿易額從1980年的25億美元達到現在的5200億美元,每17分鐘就有航班在太平洋兩岸中美之間起降,此外去年派遣留學生達55萬人,在美國放開十年簽證后旅游人數也大量增加,單旅游一項就為美國增加70萬就業機會。中美是世界上兩大世界經濟體,有這么多交流,完全沒有矛盾或摩擦是不可能的。
最近美方不斷發起對鋼鐵行業“雙反”措施,雙方應加強理性溝通,管控分歧,縮短磨合期,而不是不斷擴大分歧,這才有利兩國人民和經濟發展福祉。一旦美方采取部分措施,我們要合理評估,該出手時就出手,捍衛利益也不會猶豫。”高虎城回憶起1991年和2001年兩次較大中美貿易摩擦,并稱“在摩擦和解決摩擦,沖突和解決沖突中,中美關系不斷發展。
歐亞經濟委員會網站訊,歐亞經濟委員會執委會工業和農工綜合體委員助理馬利采夫稱,2016年,歐亞經濟聯盟國家紡織行業同比增長5.2%,皮革和制鞋生產同比增長3%。主要原因是聯盟國家積極參與俄羅斯實施的相關產品進口替代計劃。馬利采夫同時稱,要加大力度打擊不公平競爭、走私以及各種假冒商品。2016年在聯盟內對毛皮制品粘貼電子標簽的做法成效十分顯著,擬將此做法進一步推廣并擴大適用到鞋等其他商品。
代表委員小資料:
高虎城,男,漢族,1951年8月生,山西朔州人,1987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8年10月參加工作,法國巴黎第七大學經濟社會學專業畢業,在職研究生學歷,社會學博士,高級經濟師。商務部原部長,現任全國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副主任。
更多相關的資訊敬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