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品牌瑪卡西尼的成功
丁耿著很會玩, 20歲之前已經玩遍了整個中國,不過創業之后的他已經成為了一個工作狂,經常連續幾個月沒有一天假成為了常事,“喝茶成為了每天的工作。”
3月26日,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倡議發起的“地球一小時”啟動儀式現場,人們意外發現,有一個叫做瑪卡西尼的服裝企業竟然和可口可樂、沃爾沃、蒙牛、萬科等業內知名品牌站在一起,成為了官方贊助商之一。
這著實有意思。長期以來,人們心目中的公益活動的贊助商大多都是花錢如流水的跨國品牌,最起碼也得和環境、能源沾邊。作為一家既不與能源、環境污染沾多大邊,二則沒有多大名氣的企業,瑪卡西尼為什么也會對“地球熄燈一小時”這樣的環保活動有如此大的興致?
在不少人看來,這純粹是典型的“敗家”行為。而在了解了瑪卡西尼CEO丁耿著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富二代”之后,或許,這種想法會更加凸顯。
創業證明自己
幾天后,當一頭卷發,以描有個性圖案的藍色T-SHIRT+灰色小西裝+緊身牛仔褲的混搭造型出現的丁耿著讓記者再一次顛覆了CEO的傳統形象。
交談中,你會發現,相對于枯燥的商業,丁耿著更樂意談他的這身搭配。
“我從小就很會穿衣服。” 為了讓自己的服裝有個性,每次買回來的新衣服丁耿著總喜歡自己做修改,“就比如一定要在牛仔褲上剪幾個洞。”
這其實也就是其想出來創業的理由,“長大后就很想有一個屬于自己的服裝店和服裝品牌。”
即便如此,丁耿著也并沒有貿然決定。而是和絕大多數的富二代們一樣,大專一畢業,丁耿著就進入了父親的工廠工作。從車間工人做起,六七年后,丁耿著坐到了副總經理的位置。
對于已有的成績,丁耿著認為理所應該。不過,外人似乎并不這么認為。這讓丁耿著倍感憋屈:“總覺得我在父輩的企業里做,不管做得有多好,我的成績永遠都扣在父輩頭上,可能事情是在你手上發揮得更好,但這個光環永遠在父輩。”
“我不想接父親的班,不想延續父親的路線,我想做我自己的事情。”從那以后,丁耿著開始對父親的企業產生了厭惡感。
不服氣的丁耿著迫切想讓自己的能力和價值得到大家的承認和認可,于是,2007年,丁耿著選擇了離開父親的企業,自己創業。
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除了拿著父親給的500萬人民幣的創業資本,從頭開始的丁耿著從工商注冊到團隊組建,再到市場營銷推廣,全部選擇了自己動手設計自己的夢想,“沒有任何人的鋪墊。”
丁耿著想借此證明他今后取得的成績不是來自于父輩,而是來自于他自己“我有借助上代人,并不是全部,只是我的父輩幫我完成了我應該要花很長時間去完成的原始積累。”丁耿著告訴記者。
之所以選擇服裝領域,除了從小的愛好之外,還在于在父親工廠工作的經歷,他感覺自己一直以來對設計都很有天分。而且“父親從事的制鞋行業和服裝行業,也很多程度上是相通的”。
做80后喜歡的事情
如何把服裝做得和別人不一樣,這也是一個頭痛的話題。
丁耿著發現,80后的上位,人們對時尚的理解愈加深刻,時尚男裝必將在男裝的細分市場拔得頭籌。
與之相對的是,無論是商務正裝市場還是商務休閑裝和運動品牌市場,都充斥著大量的知名品牌,市場大局已定。唯獨在時尚男裝領域,人們甚至還叫不出前五名的品牌。丁耿著覺得,這恰恰說明了商務時尚市場的需求未能得到充分滿足,也正是瑪卡西尼的機會所在。
“現在時代不同了,分水嶺已經顯現。未來服裝市場肯定80后是主力軍,他們很叛逆,很有個性,很愛表現自己,這三點就構成了市場最大的份額。”
丁耿著說瑪卡西尼最大的優勢在于他和他的團隊大多都是80后。“我們受的是80后的教育,血液里淌的是80后的血,因此我們所理解和設計出來的東西會更貼近80后的市場。”
做出了80后喜歡的時尚服裝,還得讓80后認知才是。丁耿著盯上了低碳環保。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丁耿著承認,瑪卡西尼關注低碳環保,“很大一個因素還在于瑪卡西尼的潛在目標消費群喜歡。”
丁耿著曾經做過一個市場調查,發現瑪卡西尼的主力消費族群大多在25~35歲,他們生活在一線城市,熱愛環保,追求個性。
{page_break}
丁耿著希望能夠把低碳環保概念做成瑪卡西尼迎合80后消費者的一塊敲門磚,讓消費者能夠通過其鐘情和熱愛的低碳環保活動時不時能見到瑪卡西尼的身影。
特別是在服裝企業都不把低碳環保當成賣點的時候,瑪卡西尼的迎合策略顯然能夠贏得更多的關注和眼球,特別是在類似于“全球熄燈一小時”這樣全球性的低碳活動中。
丁耿著解說瑪卡西尼:骨子里滲透環保
為了與80后關注環保的大潮流一致,瑪卡西尼甚至于在企業內部運營和服裝的開發設計中也融入環保的理念和元素。比如,企業日常經營中,使用再生紙的名片、環保手提袋,在面料的選擇上,增加15%~20%的有機棉,減少石化資源的使用。
而這首先無形中加大了企業成本。丁耿著告訴記者,“同樣的設計,與普通的化纖面料相比,有機棉面料的衣服制作成本會高出10%左右,而成本的提高勢必會吃掉企業的利潤。”
對此,瑪卡西尼試圖從設計源頭上去彌補。要花很多心思,這對設計部門的壓力很大。”丁耿著告訴記者。
夠個性就有市場
盡管做了很多工作,但丁耿著并不會特意向消費者強調衣服材料是否環保。丁耿著清楚,低碳僅僅是敲門磚,要想打動消費者,還得產品有個性。
作為80后的丁耿著說他很清楚80后的想法:“我們喜歡穿出自我,不在于好不好看,只在于個不個性。”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要想做到時尚且有個性化,首先要追求的就是“款多量少”。為此,瑪卡西尼建立了一支100多人的設計師團隊,在廣州和福建建立了兩個設計中心,今年還將在香港建立第三個設計中心。即便如此,如何對用戶的個性需求及時把握,仍然是一個挑戰。除了從營銷團隊回饋消費者信息這一常規渠道外,丁耿著還要求瑪卡西尼的設計師“每年都要到全世界到處走,不斷尋找靈感并記錄下來”。
由于定位于時尚男裝,與一般男裝企業不同,瑪卡西尼推出新品的節奏會更快,“我們的商品企劃方案來定,我們按季度,不是按年度制定的,而且服裝賣完后不補貨。這對于追求個性的消費者來說,也是一種保護。”他說。
“我們的衣服不只是衣服,是有主題、有故事的。”這也就是丁耿著所謂的商品力。在具有了迎合80后一代的設計和主題后,瑪卡西尼的個性化特質依然顯露無余。
當然,“款多量少”的運作模式,意味著瑪卡西尼的運營成本要遠高出同行。這點上,丁耿著的做法則接近于偏執性的瘋狂,他說瑪卡西尼會把“每年銷售收入的40%~50%投入到研發設計”。
這確實需要很大的決心和勇氣。丁耿著說他其實是一個很會玩的人,因為出身好,生活條件不錯,20歲之前已經玩遍了整個中國。不過創業之后的他已經成為了一個工作狂,經常連續幾個月沒有一天假,“喝茶成為了每天的工作。”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