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特斯·邦威“虛擬經營”與耐克媲美
在內憂外患之中,從溫州起家、現大本營扎根上海的著名休閑服裝品牌美特斯·邦威卻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業績:2006年銷售額達40億,但全年累計的應收賬款卻只有區區幾十萬元。沒有自己的工廠,沒有自己的專賣店(少數大城市的大型形象店除外),卻掌控了200多家面料廠、輔料廠、成衣廠和1800多家遍布全國的加盟店,克服了服裝業庫存積壓和被拖欠貨款的“頑疾”。
美特斯·邦威到底靠什么,能使董事長周成建足不出戶即可實時掌控和號令全國龐大的生產經營和銷售網絡,并使企業的應收賬款水平保持在如此之低的水平?其成功經驗,可以概括為:“一種模式,三大法寶”。一種模式指虛擬經營模式,三大法寶指“品牌、設計和面向企業聯盟體的電子商務平臺”。
虛擬經營:與耐克媲美
美特斯·邦威創立于1995年。創立之初,只有注冊資本50萬元,十幾個人。美特斯·邦威老板周成建以溫州人特有的商業嗅覺,在20世紀中期看準了年輕人需要價格相對便宜一些的休閑服裝的市場空白,將自己定位在休閑服飾市場,推出T恤、夾克,結果生意非常好,1995年銷售收入達到了500多萬。
銷售形勢一片大好,美特斯·邦威的服裝品種也越來越多,但自己工廠已經沒有能力去生產這么多品種。怎么辦?美特斯·邦威干脆把自己僅有的一個工廠關了,將生產外包給廣東的生產能力過剩的服裝廠。
美特斯·邦威同時開始走出溫州,到杭州、上海自己投資開直營的專賣店。但是,網點的異地擴張,一方面資金跟不上,另一方面管理跟不上。美特斯·邦威又退回溫州,在上海縮小規模,引進代理商,發展代銷店。
{page_break}
這就是美特斯·邦威虛擬經營模式的雛形。但當時美特斯·邦威的管理層自己也不知道這就是在國際上很流行的虛擬經營模式,只是碰到沒有廠房,就找別人代工,沒有開店的資金和管理能力,就發展代理商,遇到一個難題,解決一個難題。
初嘗電子商務好處
在虛擬經營模式下,隨著企業規模變大,最后能否健康運轉,實際上靠的是面向整個產業鏈上下游的電子商務平臺。
美特斯·邦威的電子商務之路始于1996年。從1996年到2000年,美特斯·邦威自主開發了第一代電子商務系統,包括倉庫信息管理系統、專賣店和分銷管理系統、財務管理系統、生產進貨管理系統和辦公自動化系統。
隨著美特斯·邦威第一代電子商務系統的逐步上線,從1995年到2000年,訂單交貨周期由15天下降到8天;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從30天下降到2天;專賣店由10家增加到400多家;銷售額由500多萬飆升到5.1億元。到2001年,美特斯·邦威的銷售額增長到8.7億元。
美特斯·邦威也從一家擁有2家工廠數百工人的制造企業,轉型成沒有一臺縫紉機,只有電子商務系統、品牌運作和研發設計的“虛擬企業”,打造了可以與耐克相媲美的“虛擬經營”模式。
打通產業鏈的電子商務平臺
20世紀90年代末興起的互聯網技術,革命性地重塑了電子商務的發展方向。在支撐企業發展方面立下汗馬功勞的第一代電子商務系統,也遇到了巨大的難題。第一代電子商務系統采用的是結構化的軟件設計思路和C/S結構,遍布全國各地的各分公司、代理商、專賣店都有各自獨立的數據庫,他們無法通過互聯網即時互聯互通互相訪問,C/S結構、各個孤立的信息平臺的弊端日益顯現,運行和維護成本在大幅攀升。
經過近一年的自我痛苦思考和思想斗爭,2001年,在集團主管IT、物流、生產運作的副總裁王泉庚說服了集團管理層,放棄老一代電子商務平臺,決定重新全面規劃和自主開發新的、基于WEB架構的電子商務平臺。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