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牌名星的設計師邁克高仕 (Michael Kors)
當Michael Kors還是長島的Vogue小讀者的時候,某天他對時裝頓悟。那是Arthur Elgort拍的一幀相片,里邊是當年的超級名模Lisa Taylor在駕著快車。青春的女人,她散發著無盡的優雅,她看上去是那么具有魅力。她絕不像歐洲那些被奇奇怪怪的服裝包裹起來的洋娃娃女人。她身穿休閑時髦夾克,針織毛衫,栗色的頭發吹在風中,看上去是"那么的動感,那么的性感,那么的容光,那么的美國味道"。這些形容詞最后貫穿了Kors的20年設計生涯。他的那些俏麗光鮮的美國休閑服裝都出生名貴面料,吸引各個年齡段的女士,特別適于出現在電影首映式,各種名媛聚會和雞尾酒會。
1959年,Michael Kors出生在Long Island,取名叫Karl Anderson JR。他五歲的時候,因母親改嫁而將他的名字改為Michael Kors。此時的他已經憑著他可愛的小臉為一些公司做起了廣告,他的母親因此盼望兒子能夠有個光明的表演未來。可是兒子在同媽媽經常購物的過程中發現了對服裝的熱愛。10歲的時候,他便在地下室的專賣店“Iron Butterfly”開始出售自制的蠟防印花T恤衫以及皮背心。1978年,他開始在FIT(紐約時裝技術學院)工作。離開那里以后,他在Lothar‘s處謀到一個設計師兼銷售的工作,在那里他開始磨練與上流人物的交際能力,比如歌星Diana Ross和Barbra Streisand。在此他也學到哪些服裝是女人最想要的。1981年,Bergdorf Goodman得知有這樣一個年青才俊,便下了一個定單,這就是“Michael Kors”牌子的開始。
Michael Kors在80年代保持著低調,盡管有一批忠誠客人的大力支持,但他并沒有躍到Donna和Calvin Klein的那種寶座上。在90年代早期,他突然大受歡迎,他的小生意也變成了大買賣。但是他的意大利設計師在1993年跳槽的時候,他卻被迫要破產。而Grunge(休閑)風大刮為他的牌子帶來了甘霖,又煥發出活力。一貫實際、奢華的“Michael Kors”將70年代最好的休閑服裝和明星魅力以幽默的方式融合起來,達到了嬉皮的新巔峰(他的系列名字都厚顏無恥,譬如:“Palm Bitch”和“10021”--麥迪遜廣場的郵政編碼)。他同時也吸引了法國奢侈品集團的注意。LVMH將Michael Kors收到旗下,讓他去做那些著名但陳舊的皮貨以及Celine的成衣。不過,Michael Kors與Celine倒是很相稱,在兩季后,設計室為這個美國人的設計所折服,又同他簽了五年的合同。LVMH也買下了Michael Kors生意的三分之一的股份。2000年,公司在麥迪遜廣場開了自己的旗艦店面。香水"Michael"也同時發布。也是該年,他獲得了CFDA女裝大獎。
Michael自己的品牌體現的是美式的休閑風格。那么他對于Celine和自已品牌之間的關系是如何看待的呢?“它們會有很大區別。我是典型的美國風格,但Celine高貴華麗,較國際化,例如它常用的真絲、雪紡、皮革這些昂貴華麗的面料。結合我們雙方的個性,奢華中帶有浪漫。我所做的Celine新裝,所映了現實中女性的生活,可以很孩子氣也可以較成熟。”
如今,Michael Kors總是馬不停蹄的往返于紐約和巴黎的Celine總部。他的名言是:“對于高級服飾品牌而言,能夠制出可以穿得上街的衣服,并不是什么罪惡。”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