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云國:改變傳統風格 引領行業革命
陳云國,現任上海金芙蓉窗簾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品牌管理科學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長期從事建材行業。2007年到2010年, 創辦了金芙蓉公司前身——河南一簾幽夢布藝公司。曾榮獲“大小伸縮窗簾國家專利”證書獎,品牌中國·成品窗簾創始獎、窗簾行業十大杰出創新企業家獎等各種榮譽。在他的領導下,金芙蓉被業內譽為“改變窗簾傳統,引領行業革命”。其產品以定位高品質、高端時尚而成為窗簾行業中國奢侈品品牌。
記者注意到在他的大大小小各種榮譽中,“創始”與“創新”特別引人注目。而說起百姓居家過日子的窗簾,可以說它小也不小,說大又不像其他那么大,那么,他又是怎么做到創新的?創新是否與他作為湖南人那種“敢為天下先”的性格有關系呢?
對記者的這個問題,他笑著回答說,“湖南人包括我在內,只要有什么東西需要我們去做好它,我一定會全力以赴,一定會想盡一切辦法、千方百計把它創新出來。”
現代意義上的窗簾自從清朝雍正年間進入我國,長期以來并沒有什么叫得響的精品窗簾。準對這一情況,陳云國激發了開發精品窗簾的念頭。可未曾料想這個想法卻未得到得到同行、專家、行業的領導的理解。
“反對理由是什么呢?他們說窗簾沒有標準,高得高、低得低、寬得寬、小得小。很多國家都想做精品窗簾,中國更想做精品窗簾,因為由于窗簾沒有標準所以誰也不敢進這個門,今天你想做,認為時機不成熟。后來我就告訴,那就想辦法把它的標準找出來,找出沒有標準的標準,再來做精品窗簾。他們說不可能。”
陳云國雖然他的想法遇到了行業領導和同行的質疑和不理解,但陳云國自己下了決心,想以尋找標準為突破口進而開發出中國的精品窗簾。三個月時間,公司所有員工的精力都集中在如何創新上。
“這個行業確實需要一個真正的品牌來扶持這個市場。為什么呢?各行各業都有品牌,特別是窗簾這么大的市場還沒有品牌,不僅僅是中國沒有品牌,而且是全世界都沒有品牌”。陳云國接著說到,這其中的原因就是傳統的觀念。
“由于它沒有標準,所以大家都不敢先做出一個標準,我們今天就是要改變這個標準,一定要找出這個標準,找出這個答案,然后再來做精品窗簾。”他說。
經過三個多月的冥思苦想和反復論證,陳云國等人終于制定出世界上第一款大小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尺寸而伸縮調整的窗簾標準。
回憶起這段經歷,他津津有味地說,“通過公司全體高層及設計部門,確確實實花了幾個月時間,最后終于到處了答案。怎么找出這個答案?由于窗簾的傳統就是固定性的,窗簾想拉開一點兒無法拉開,窗簾想縮小一點無法縮小,大了裝不進,小了透光,這個標準肯定就不可行。最后在這個時候,大家靈機一動,最后找出一個答案,把這個整體窗簾單元體、獨立體,到客戶家隨意組裝,你的窗簾大我就把它拉開,你的窗簾小我就做小,最后就是一個漂漂亮亮的窗簾在客戶家里展現,這個創新、這個專利就是這么成功了。”
的確,無論是家電、服裝、床上用品,還是小小的毛巾和襪子,各行各業都有品牌,唯獨窗簾行業沒有品牌。不僅中國制造的國際知名品牌很少,而且世界范圍也很少。這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
對這個問題,陳云國認為是“傳統”與“習慣”在作祟。“就是因為沒有標準,找不出標準就不去找了”,他說,大家都在習以為常、不懂腦子地“根據傳統的模式生產窗簾。這樣永遠跟不上大環境的變化。"
2011年2月,隨著全球第一款大小伸縮成品窗簾研制成功,并且申請了國家專利,金芙蓉人開始了人如其名的一日三變的行業變革,他們在行業內率先提出了成品窗簾的概念,使讓消費者買窗簾像買衣服一樣簡單。子母貼專利技術將之前復雜各異的窗簾簡單化,進而做到標準化和批量化。2012年2月,中國第一份窗簾標準金芙蓉成品窗簾企業標準,率先被國家權威機構認可。它標志著窗簾標準邁出一小步,窗簾行業改革邁出一大步。經過創新而誕生的產品,在國內外市場得到了廣泛的認可。
陳云國說,“如果找不出簡單化的標準,那你就無法做窗簾。因為我們今天的窗簾從兩米到三米,就是一個大號小號,從三米到四米,這中間也只有兩個號,通過這么簡單之后我們才能作出精品窗簾。這是第一個標準。第二個標準,不僅僅是規格的標準,更重要的標準就是它的生產標準。什么叫生產標準呢?比如這個窗簾有垂直性,你如果做不好它會向這邊歪,不好看。那我們就要拿出標準,一定要它垂直下去。這個標準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出來?如果你做到這個標準,先讓它品質好起來了,這才是品牌的基礎,沒有這個基礎不能稱為品牌。”
面對這位有著40多年家居行業經驗的“老行家”,創新而非穩固自封,更是他的最好寫照。他認為世間社會不變的是變化,因此要天天求變,要時刻想著創新。他的夢想就是創新夢。三中全會的精神,他最看好的也是創新。他希望自己在今后的創新過程中,更多地得到政府、社會和媒體的理解和支持,在一個法制與寬松的環境中,企業才能更好地發揮市場決定性的作用。
在采訪結束的時候,記者真切地感受到:通過市場的驗證,被消費者接受,這最終成為創新。一方窗簾來開了創新大幕。當我們眾多的企業,都有這種精神和觀念,那么,更多的中國制造才能真正轉型為中國創造。三中全會的精神會得到真正的貫徹和落實。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