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企業的財務管理問題
一種調查發現大多數民營企業的財務管理混亂,歸結為以下問題:
1、 會計核算簡單、原始;
2、 財務管控薄弱;
3、 財務人員素質低。
這些都是一些現象,并不是問題的實質,想想看,相對普通人,企業主都是精英,這些簡單的問題能看不到,只不過不愿為之,為什么?只因出于成本效益的考慮,不劃算,這樣也挺好,反正照樣賺錢!
問題的實質是什么?這與民營企業的運作機制和成長歷程密切相關。
與國企、外企不同,民營企業大多是草根出生,資金先天不足,生存環境惡劣,在市場競爭中經常處于弱勢地位,這就造成民企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在殘酷的市場環境中生存下來。其次,長期以來,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也帶來了大量的市場機會,不少解決資金問題的民企抓住了市場機會而得到很好的發展,但民營企業的內生發展能力并未能得到實質性提高。因為,企業并不需要很好的內生發展能力只需要機會把握能力。民營企業的生存意識和生存能力都很強,但系統發展意識和發展能力相對弱,對民營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財務管理是強調系統性、規范性的,是偏理性的,與機會主義產生矛盾和沖突,也就不難理解財務管理為什么薄弱了。
其次,法制環境的影響,財務管理的基礎是會計,而會計問題其實從外部的角度的來看同時也是法律問題,尤其是稅收問題,由于中國現有法制基礎差、潛規則多、法規執行經常變形走樣,違法成本低,造成企業普遍缺乏契約和誠信精神,而十分依仗人際關系、江湖義氣和潛規則。企業間用口頭承諾代替書面合同、協議,假賬泛濫成災,無原始憑證支持在民企是非常常見的,這也成為會計基礎差的根源之一。
民營企業治理問題,民營企業絕大多數都是所有權與經營權的重疊,管理風格是一言堂、一支筆、一把抓。現代企業制度的一個重要核心就是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現代財務管理的優勢在于為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企業服務,管理和評估經營者的受托經營責任,所有權與經營權的過度集中和重疊,淡化了財務管理專業性的地位。這種情況在企業多元化,成立了集團公司,不得不授權,不得不依靠經理人管理后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
企業持續盈利問題,現代財務管理的目標就是企業價值最大化,但價值判斷本身就是難題,尤其是長期價值,而長期來看,我們都將要死去,因此,對于民企業主來說,企業價值最大化不如賺錢二字實在,這本質上又涉及到企業經營思路問題,即機會主義經營思路。由于機會主義的經營思路主導,導致企業經營活動缺乏主導邏輯,經營活動的人為干擾較多,拆東墻補西墻是再正常不過的,家庭財務公司財務不分,資金活動自然混亂。多數企業沒有建立持續盈利能力,企業的資源能力難以聚焦,財務管理活動又怎能好。
綜上所述,財務管理問題顯得重要主要出現在企業解決生存問題之后的發展階段,主要是建立可持續盈利能力、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合法盈利階段,而這又存在與機會主義賺錢之間的矛盾、集權與分權的矛盾、合法合規經營與灰色經營的矛盾(在企業上市階段尤其突出)。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