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受反傾銷影響大 粵鞋企成立應對聯盟
廣東受反傾銷影響大
“廣東是受歐盟對華皮鞋反傾銷源于2006年,當時原審被抽查的13家皮面鞋生產企業基本都在廣東地區,廣東以外只有3家。”
記者從廣州海關獲悉,2009年廣東省出口鞋34.9億雙,與上年同期相比(下同)增長4.7%。雖然整體鞋類出口數據并未減少,但皮鞋出口受到的影響相當大。去年廣東皮鞋出口4.6億雙,下降25.1%;出口總值43.2億美元,下降16.2%。皮鞋出口量占廣東鞋出口總量的13.3%,而出口金額卻占43.2%。照此估算,廣東省去年皮鞋出口值下降8.35億美元。其中,出口至主要市場歐盟、美國的皮鞋合計占廣東皮鞋出口總量74.5%。
郭煒文表示,廣東為大品牌代加工的主要出口地,也是受反傾銷沖擊最大的原因之一。“歐盟大品牌對保護措施比較敏感,生產量很大,成本增加后,一旦在中國加工失去優勢,就可以轉移到其他地區采購,可以很快地在當地組織生產。”
訂單轉移現象較嚴重
據了解,皮面鞋企業受訂單轉移的影響已較為嚴重,部分訂單被轉移得一雙不剩。一家廣東鞋類生產企業對記者透露,目前每個月的訂單量是100多萬雙,4年前,歐盟還沒有采取反傾銷的時候,一家全球知名鞋類品牌有約60%的量是在我們廠采購的,現在降到不到30%,如此計算,這個客戶不但沒有成長,還至少減少了50%,在印尼的采購量還超過中國。這剩下的30%的份額,也都屬于未涉案產品,或者是將皮面鞋改成了人造革。
“歐盟采購商信心已經被打擊了,采購政策有了很大的轉變。”郭煒文表示,轉移的量來說,每個工廠都不太一樣,有些工廠一雙不留,珠三角地區當時受反傾銷和人民幣升值影響關掉很多鞋廠。
這些采購商也在開發新的采購地區,如柬埔寨、越南等東南亞地區。
粵鞋企成立應對聯盟
面對歐盟對華皮鞋反傾銷的咄咄逼人,廣東鞋企并未坐以待斃。記者了解到,在2005年歐盟對中國皮鞋發起反傾銷調查之時,廣東地區數家受影響的企業就成立了歐盟對華鞋產品反傾銷應對聯盟(下稱反傾銷應對聯盟)。
從2005年歐盟對中國皮鞋發起反傾銷調查;2006年10月裁定實施兩年的反傾銷措施,到2008年10月,歐盟發起期終復審;再到2009年12月22日決定將反傾銷措施再延長15個月,整個案件的調查過程中,該反傾銷應對聯盟一直在其中做出努力。
據了解,從2006年成立至今,反傾銷應對聯盟組織業內進行法律抗辯,將鞋企意見遞交商務部,去歐盟各國召開聽眾會,游說當地國家,并表達中國鞋企對初裁和終裁的意見。“我們還參與中國商務部與歐盟的會談,向歐盟各成員國表達了中國鞋企的意見,希望他們看到我們的觀點。”郭煒文表示,“政府此次遞交意見至WTO,聯盟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們本身就是受害的企業,了解企業自己的聲音。現在中國政府能夠出面來爭取,并提到WTO層面,我們感到十分欣慰,對行業來說有個公平裁決的機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