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服裝消費千萬注意服裝安全
知名品牌也陷“質量門”
省質監部門對市場上20個批次的羊毛衫進行了抽查,有9個批次不合格,其中不乏狄瑪倫、雅意娜菲、金皇絨、凱倩、PLAYBOY等知名名牌,全部是纖維含量不合格的質量問題。
據介紹,纖維含量是羊毛衫質量的重要指標,表示構成羊毛衫的主要成分。羊毛衫含毛量不足,企業可降低成本,但會造成羊毛衫的保暖性、透氣性、舒適感減弱。
質監部門的抽查結果引起許多消費者的質疑:羊毛衫的羊毛含量只有通過專業化驗才能獲知,消費者根本無法用感官和經驗去判斷,消費者在購買時只好選擇知名品牌。“一件品牌羊毛衫至少需要幾百元,甚至上千元,如果連品牌產品都糊弄人,豈不是褻瀆了消費者對品牌的信賴?”
質監部門有關人士表示,纖維含量與標注不符,不僅不能正確指導消費,還有欺騙消費者之嫌。
服裝很難見到標注
1月29日,在位于太原市柳巷的一家大型商場內,多個品牌的羊毛衫、棉毛褲都在搞促銷活動,許多市民在展柜前翻看著這些服裝的包裝盒與吊牌,很多品牌的衣服卻沒有對甲醛含量及PH值進行標注,還有部分品牌服飾甚至連吊牌都沒有。
記者采訪發現,多數市民在挑選服裝時,對衣服主要選品牌,的確不懂也不關注甲醛含量和PH值。在一家經營男士西服品牌店內,一位營業員說,她沒有看過服裝新標準實施通知,也不知道有些什么具體內容。
鄭女士和這位營業員的回答很有普遍性。在記者的隨機采訪中,大多數人的確不知道有10項服裝國家標準出臺,也不關注服裝PH值與甲醛含量,只是根據服裝的款式、顏色、面料來選擇,很多人都不知道PH值和甲醛含量超標會給身體帶來危害。
牟利才是問題的根本
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深得消費者信賴及熱捧的知名品牌頻頻曝出質量問題?牟取利益是根本!質監執法人員告訴記者,有些經營商為了牟取更多的利潤,通過各種方式偷工減料,降低成本,使這些“魚目混珠”的服裝沒有通過質量檢查就在市場上出售。品牌服裝今天的傲慢,在一定程度上是被消費者重品牌的消費觀念寵出來的。主張對品牌服裝進行重點監管的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品牌服裝屢屢出現“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現象,與監管部門、消費者對其一味的信任態度有很大關系。
質監人員提醒消費者,選購衣物在注重面料、款式的同時,要認準有國家頒發的職業健康體系認證或有“GB18401-2003”標志的產品。注意從外觀和感受上把好關,那些聞起來有味兒、沒有相關標識、顏色鮮艷的服裝一定要謹慎購買。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