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腰傣服飾是穿在身上的藝術寫在身上的歷史
傣族作為我國西南一帶的少數民族,他們的服飾色彩較其他的民族而言,有其相對獨特性,傣族有"旱傣"、"水傣"、"花腰傣"之分,其不同的裝飾代表著其支系的服飾文化。尤其是新平"花腰傣"服飾和金平清代傣族服飾很有文化價值。
花腰傣是一個非常注重服飾的民族,據說,每個花腰傣女人從7歲就開始學習繡花,并開始為自己縫制出嫁的新娘裝。那是她一生中最大的也是惟一的“作品”,據說一套出嫁的服裝加上銀器飾物,可價值萬元。每個花腰傣女人都是愛情至上者,從她們懂事后,最大的理想就是為自己未來的愛情作準備。
“花腰傣服飾是穿在身上的藝術,寫在身上的歷史。”有的專家學者對花腰傣服飾給予了高度評價。{page_break}
花腰傣婦女的服飾華美艷麗,文身染齒等習俗與古滇國貴族幾乎一脈相承,至今仍遺風不改。花腰傣婦女的盛裝用料講究,特別是傣灑、傣雅,多用綢緞,刺繡精美,銀泡琳瑯滿目、熠熠生輝,彩帶束腰;一雙手戴幾對銀鐲,十個指頭都戴滿戒指,豐姿綽約。穿戴起來根本無法勞動,只能參加禮儀性活動,是富貴身份的象征。另餐元江河谷氣候炎熱,穿那么多服裝(僅裙子就有三至六條形成三疊水)是不適應勞動生產的。古老華美的服飾,為什么能一直流傳保持至今,與古滇國貴族后裔不能說沒有聯系。其服飾充滿歷史文化內涵,折射出強烈的地域特色,既有古滇國的遺風,又閃耀著傣家人愛美的光采。
花腰傣的服飾裝束,和不少出土的滇國青銅器中古越人服裝十分相似,大有異曲同工之妙。女性的服裝尤其如此。花腰傣的傣雅、傣卡、傣灑、傣仲服飾各具風采。尤以傣雅、傣灑婦女的服裝最為華麗,并喜用金、銀鑲齒,喜戴碩大的銀耳環、六方銀鐲和鏤花銀戒指。紡織貯貝器(西漢)上鑄繞線、穿梭打緯的紡織婦女六人,生動形象的表現了古滇國社會生產的一個場面。
花腰傣的傣雅、傣卡、傣灑、傣仲的服飾,都保留著古滇國的遺風,吸收了歷史發展中的文化內涵。尤以傣灑、傣雅的服飾斑斕多彩,集歷史、文化于一身,各種圖案和花紋都有深厚的文化意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