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福布斯》:“中國制造”的服裝不會成為歷史
美國《福布斯》雙周刊網站10月11日文章,原題:服裝上的“中國制造”標簽已成過去?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的故事已成舊聞。更高的工資、更堅挺的貨幣以及北京迫切使中國成為自動化程度更高的高科技社會的愿望,都在將服裝制造商推向越南和孟加拉國。
中國去年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已是1980年的16倍。從上世紀70年代起,中國就開始生產銷往全世界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并不斷提高市場份額。2006年,貿易在中國GDP中的比重達到64.8%的峰值,此后穩步下降并在去年降至41.5%。除金融危機沖擊外,中國服裝工人的工資翻番也是該比重下滑的原因之一。相比之下,孟加拉國服裝工人的工資仍保持平穩。
中國勞動力的生產力和技能水平均不斷提高。但服裝制造業屬于低技能的勞動密集型,已不受中國政府重視。中國工廠的生產力和自動化程度提升,意味著中國正逐漸將生產重點從服裝轉向電子產品,后者需要具有特定知識的勞動力及穩定可靠的能源供給。中國高科技制成品的出口比重已從1992年的6.4%增至2013年的27%。
那么,你襯衫上的“中國制造”標簽正在成為過去?在司爾亞司數據信息有限公司(CEIC)看來,這取決于孟加拉國以及其他服裝業的“新手”能否將勞動力和工廠發展為西方企業的可靠伙伴。首先,數據顯示,孟加拉國勞動生產率遠低于中國。此外,政治不穩定、能源設施不可靠和物流基礎設施不足等問題,亦在困擾孟加拉國及其他競爭者。
中國已進行幾十年的經濟改革,如今擁有包括鐵路和電網在內的先進基礎設施。當服裝制造商正到別處尋找更廉價的采購源頭時,中國不會喪失或閑置這些基礎設施。至于其他國家能否取代中國在服裝制造業的主導地位,只要北京保持當前的政治穩定形勢并繼續提高國民教育水平,這仍然是一個有待觀察的問題。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