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飛機旅行的安全
乘飛機旅行具有方便、快捷、舒適的特點,因而深受人們的歡迎。但隨著航空運輸的普及,空難事故也屢有發生。特別是由于航空運輸的特點,空難往往造成巨大的損失。因此,對于乘坐飛機旅行的人來講,一定要掌握一些 有關的安全知識。
首先應當了解,有些人不適宜乘坐飛機旅行。空中飛行的環境與地面上差別很大,如空間狹窄,三餐不定時,高空氣壓低,機艙內氧氣含量減少。對一些血氧深度在臨界值的人可能有影響。因此,有病的人要自己判斷是否經受得了長途飛行。有心血管病史的人,例如心肌梗塞處于急性期二至八周內、心臟衰竭、嚴重瓣膜性心臟病、心律失常、高血壓控制不良者,都不適合搭乘飛機長途旅行。據統計,全世界各航班大約每1900個班次起降,就有~個班次出現乘客需要醫療服務的情形,而其中50%都是冠心病病人。這是因為,飛機在起飛、爬高、下降或遭遇亂氣流時,容易使人心情緊張,引發心臟病。當飛機升空時,機艙內氣壓降低,氧氣含量低,肺功能不好的地如嚴重的哮喘病人、肺氣腫、慢性支氣管炎病人,會感到相當不舒服,缺氧的情況會比平時更嚴重。同樣,鼻竇炎或中耳炎。內耳發炎的病人,升空后鼻及耳內的氣泡會膨脹,無法縮小,使得患部脹痛難受。剛做過眼睛手術或頭臉部手術的人最好也避免搭乘飛機。此外,婦女在懷孕的最初三個且,因胎兒還不穩定,加上生理上難免有些不舒適。也不適合乘坐飛機;懷孕的最后一個月,也最好別乘飛機,以免因低氧引發早產。如果上述人員必須搭乘飛機,可以在行前請醫生指點,準備好藥物。心臟病病人最好攜帶自己的心電圖檢查報告,必要時,還可以預先請航空公司準備氧氣,以防萬一。
學會運用飛機上的氧氣設備。現代大型客機一般都在一萬米以上的高空飛行。為了保證空勤人員和旅客的正常生活,座艙與外界密封隔絕,并設g了專門的設備,對座艙進行調溫和增壓。除此之外,還沒有何定式和攜帶式氧氣設備。正常飛行時,旅客不必使用氧氣。個別旅客如果體質特別虛弱或生病,可請服務員送來攜帶式氧氣設備,供單獨使用。飛機一旦出現故障,座艙失密,報警系統便會發出警報。當座艙壓力下降到一定程度時,固定式的氧氣設備中的氧氣面罩就會從每個旅客的頭頂上掉下來,旅客只要戴上面罩,就能吸到氧氣。這時,駕駛員就能迅速地把飛機下降到兩三千米的安全高度了。
登機后的注意事項。登上飛機后,應仔細閱讀面前袋子內的乘機安全手冊。認真聽取乘務員關于處理緊急情況措施的介紹。這對于第~次或較少乘坐飛機的人來說尤其重要。要熟悉一下自己周圍的環境,特別是看清離自己座位最近的緊急出口的位置。按照機上要求系好安全帶是必須重視的事。1993年4月6日,國內一架客機在航行中遇到強大的垂直氣流,飛機在高空短暫失控,引起劇烈顛簸,機上未扣好安全帶的乘客被拋向艙頂,造成2人死亡,數十人受傷。
飛機迫降時的應急措施。乘坐飛機,如遇飛機密封增壓艙失落、失火,機械故障等,駕駛員將不得不緊急迫降。緊急迫降事在海上進行。但如離海岸太遠,有時也只好在荒郊野外或撒滿消防劑的飛機場跑道上強行迫降。迫降時,作為旅客應當做到以下幾點:
1、保持鎮靜,保持清醒的頭腦;聽從指揮,切不可驚慌失措或各行其是。同時,注意看清飛機仿緊急出口的位置。
2.如果飛機高度在3660米以上。密封增壓他突然失落釋壓,乘客頭頂上的氧氣面罩會自動垂下,應立即吸氧。直到駕駛員把飛機的高度降低。
3.在機組人員的統一指揮下,盡可能往前艙就坐。因為機尾摔毀偽可能性要多于機頭摔毀的10倍以上。
4.按照要求將座椅靠背調節到正常狀態,收起小桌板,系好安全帶。屈身向前,臉貼在墊有枕頭之類柔軟物的雙膝上,兩
臂抱住大腿,使整個身體處于“最低水平”位置,以減少因慣性而造成的損傷。
5迅速將高跟鞋、眼鏡、假牙牙托取下,清除身上或身體周圍的堅硬物品,這樣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傷害。在緊急情況脫離之前,仍要系好安全帶。
6如果飛機是在水上迫降,要按照機組人員講解的方法穿好救生衣。自己穿好救生在后,要幫助他人特別是小孩。不要在走出機艙前就讓救生衣充氣,否則會造成出艙門的困難。
7在打開緊急出口前,要通過艙門的玻璃迅速查看外邊的情況,如發現外邊出口處有濃煙、火焰或尖銳的碎片以及其它障礙,不要打開艙門,立即從另外的出口脫離。
8.緊急出口打開后,充氣進生梯便自動膨脹,以坐的姿勢滑跳到梯上,雙手護頭,快速著地。
9.離開飛機后,仍要聽從指揮人員的指揮,以便統一行動,脫離險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