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服裝鞋帽網首頁 > 正文
迎來民營經濟迅猛發展的又一個春天
迎來民營經濟迅猛發展的又一個春天
――專訪廣東鞋材行業協會會長劉穗龍
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黨的“十七”大勝利閉幕了,這是一個團結的大會、務實的大會、成功的大會。黨的“十七”大報告是黨團結帶領我們繼續奮斗前進的行動綱領,是黨在新世紀新階段新時期解放思想、開拓進取的政治宣言書,是黨創造性地繼承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光輝文獻。這是一份情系民心、催人奮進的好報告,是推動我國民營經濟進入新一輪迅猛發展的進軍令。每個閱讀過的人,都為之鼓舞為之感動。本協會網站記者就學習“十七”大報告,采訪了市十二、十三屆人大代表,白云區政協常委,白云區工商業聯合會會長,本協會會長劉穗龍先生。
(劉穗龍會長)
記 者:劉會長,您作為一位民營企業家,是如何看待黨的“十七”大?
劉會長:黨的“十七”大是在我國進入改革發展的關鍵性時刻召開的一次會議,是一個求真務實團結奮進的大會。她科學地全面地總結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歷史進程,提出“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全國人民為之振奮,我們私營企業主更是為之鼓舞,堅決擁護。我們深感改革開放29年來,全國各民族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旗幟指引下,開拓創新,結果是國家經濟實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現代化建設全面展開、、、、、、中國的社會面貌發生舉世驚嘆的歷史性變化。從我們生活的廣州來看,它是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我們身歷其境,得到的實惠不少。據有關資料報道,2006年廣州地區生產總值達6000多億元;按戶籍計算人均GDP超過一萬元,比2002年翻一番,這意味著廣州進入了富裕型小康社會。從我公司所在的站西路一帶來看,過去是復雜、落后、偏僻地區,如今成為廣州鞋業發展的“金三角”,廣東乃至世界同行向往的地方。現實有力地證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繁榮中國、富強中國。我們私營企業是在改革開放中得到實惠最多的人,我們十分感謝黨的政策。我們相信通過這次大會,中國現代化建設將進一步推向前,改革開放將進一步深化下去,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一定能實現。私營企業最關心的是黨發展民營經濟的政策變不變,黨的政策不變,我們就放心了。我們堅決擁護總書記的報告,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都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自強不息、努力開開拓,把企業做大做強,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貢獻力量。
記 者:學習“十七”大報告后,您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前景有什么看法?
劉會長:我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前景,尤其是民營經濟發展的前景,十分看好,而且充滿信心。因為經過29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已經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下一步目標是什么呢?《報告》在科學發展觀的統領下,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黨和國家到2020年的奮斗目標,是全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并大膽推出“要努力實現經濟又好又快地發展”“實現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兩番”。這是一個完全符合中國經濟發展實際和切合人民利益的高標準、高要求,它深得人心。中央為實現這個目標制定了很多新政策,因而我覺得這個目標一定能實現。
記 者:您認為“十七”大報告中,民營企業最受鼓舞的是什么?
劉會長:“十七”大報告中,最讓民營經濟受到鼓舞的是,黨的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不變。總書記在報告中強調指出,要“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中央的政策對民營企業的繼續發展,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給了廣大私營企業主極大的信心和勇氣,我們好似吃了一顆定心丸。中央支持我們,我們一定要放開手腳大膽地干大膽地發展。
記 者:您如何理解“十七”大報告指出的“要發展經濟必須突破行政區劃界限”?
劉會長:我認為“突破行政區劃界限”不僅指突破國內行政區劃界限,還包括突破中國與外國的貿易壁壘。最近我率領廣東省鞋材行業協會到溫州、成都等鞋業生產、銷售基地考察,我協會又與其它同行商會組團到越南考察,目的是了解國內外市場情況,探討跨區域(國)合作的可行性,以及謀求開拓新的貿易渠道的途徑。通過考察,我深深體會到《報告》中指出的要發展經濟,必須“突破行政區劃界限,形成若干帶動力強、聯系緊密的經濟圈和經濟帶”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只有突破行政區劃界限,才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各地資源,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只有地域合作,才能有力地促進經濟整體發展。我們一定要遵照總書記關于促進經濟發展的理念,搞好廣州鞋材業,帶動廣東鞋材業,并聯合全國同行一起,為搶占世界鞋業高端市場而努力拼搏。
記 者:“十七”大報告提到讓居民有更多財產性收入,您覺得這對民營經濟發展會否是一個契機?
劉會長:“十七”大報告清楚地寫著“創造條件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我認為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新,是在中國創造性地發展馬克思主義的一種新理念。我個人理解,財產性收入是指除了工資以外的收入,例如投資債券、股票、基金、理財產品及房屋出租、專利收入等。“十七”大提出這樣的觀點,確實是給了民營經濟一個很好的發展機會。這是因為:(1)它從政策上鼓勵人民通過購買債券、基金、股票,利用存款利息及房屋出租等合法渠道取得收入,客觀上促進了經營工業企業、房地產業建設、房屋租賃、金融及與此相關的行業的發展。(2)我個人認為這項政策實質上是鼓勵大家大膽地走全民致富的道路,讓“無產”的變有產,“有產”的變富。人民富裕了,消費也隨之增長,第三產業及其它產業都有了新的發展機會。因此我感到黨的這項政策,既是改善民生的重大舉措,又給民營經濟發展帶來新的契機。
記 者:“十七”大報告中,您認為還有什么是印象最深刻的?
劉會長:關心民生、改善民生,是“十七”大報告中一大亮點,也是我記憶中最深刻的地方之一。總書記在報告中說“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這種民生情懷,體現了我黨執政為民的本質和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理念,令每個聽到的人都感動不已。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進步,民生的標桿也在不斷提高,它已不再局限于“衣食住行”,而是指向教育、就業、收入分配、社會保障、醫療衛生乃至民主法制、公平公正等高層次、全方位訴求。《報告》對民生問題給予高度關注,提出了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的六大任務,不僅有理論高度還有很強的操作性,這是黨中央帶來的福音,我們無不為之歡欣鼓舞。民生系國運,有了黨中央的關懷,今后老百姓不僅日子過得滋潤,還活得有尊嚴,我們國家何愁不富強,民族怎會不團結。我們私營企業是有了黨的政策才有迅速發展的今天,我們一定要致富思源回報社會,像黨中央關愛人民一樣,做到情系群眾,哪里有困難哪里需要幫助,我們都要伸出援助之手,要多為人民辦好事辦實事,為建設和諧社會盡自己一份責任。
――專訪廣東鞋材行業協會會長劉穗龍
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黨的“十七”大勝利閉幕了,這是一個團結的大會、務實的大會、成功的大會。黨的“十七”大報告是黨團結帶領我們繼續奮斗前進的行動綱領,是黨在新世紀新階段新時期解放思想、開拓進取的政治宣言書,是黨創造性地繼承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光輝文獻。這是一份情系民心、催人奮進的好報告,是推動我國民營經濟進入新一輪迅猛發展的進軍令。每個閱讀過的人,都為之鼓舞為之感動。本協會網站記者就學習“十七”大報告,采訪了市十二、十三屆人大代表,白云區政協常委,白云區工商業聯合會會長,本協會會長劉穗龍先生。
(劉穗龍會長)
記 者:劉會長,您作為一位民營企業家,是如何看待黨的“十七”大?
劉會長:黨的“十七”大是在我國進入改革發展的關鍵性時刻召開的一次會議,是一個求真務實團結奮進的大會。她科學地全面地總結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歷史進程,提出“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全國人民為之振奮,我們私營企業主更是為之鼓舞,堅決擁護。我們深感改革開放29年來,全國各民族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旗幟指引下,開拓創新,結果是國家經濟實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現代化建設全面展開、、、、、、中國的社會面貌發生舉世驚嘆的歷史性變化。從我們生活的廣州來看,它是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我們身歷其境,得到的實惠不少。據有關資料報道,2006年廣州地區生產總值達6000多億元;按戶籍計算人均GDP超過一萬元,比2002年翻一番,這意味著廣州進入了富裕型小康社會。從我公司所在的站西路一帶來看,過去是復雜、落后、偏僻地區,如今成為廣州鞋業發展的“金三角”,廣東乃至世界同行向往的地方。現實有力地證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繁榮中國、富強中國。我們私營企業是在改革開放中得到實惠最多的人,我們十分感謝黨的政策。我們相信通過這次大會,中國現代化建設將進一步推向前,改革開放將進一步深化下去,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一定能實現。私營企業最關心的是黨發展民營經濟的政策變不變,黨的政策不變,我們就放心了。我們堅決擁護總書記的報告,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都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自強不息、努力開開拓,把企業做大做強,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貢獻力量。
記 者:學習“十七”大報告后,您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前景有什么看法?
劉會長:我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前景,尤其是民營經濟發展的前景,十分看好,而且充滿信心。因為經過29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已經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下一步目標是什么呢?《報告》在科學發展觀的統領下,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黨和國家到2020年的奮斗目標,是全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并大膽推出“要努力實現經濟又好又快地發展”“實現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兩番”。這是一個完全符合中國經濟發展實際和切合人民利益的高標準、高要求,它深得人心。中央為實現這個目標制定了很多新政策,因而我覺得這個目標一定能實現。
記 者:您認為“十七”大報告中,民營企業最受鼓舞的是什么?
劉會長:“十七”大報告中,最讓民營經濟受到鼓舞的是,黨的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不變。總書記在報告中強調指出,要“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中央的政策對民營企業的繼續發展,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給了廣大私營企業主極大的信心和勇氣,我們好似吃了一顆定心丸。中央支持我們,我們一定要放開手腳大膽地干大膽地發展。
記 者:您如何理解“十七”大報告指出的“要發展經濟必須突破行政區劃界限”?
劉會長:我認為“突破行政區劃界限”不僅指突破國內行政區劃界限,還包括突破中國與外國的貿易壁壘。最近我率領廣東省鞋材行業協會到溫州、成都等鞋業生產、銷售基地考察,我協會又與其它同行商會組團到越南考察,目的是了解國內外市場情況,探討跨區域(國)合作的可行性,以及謀求開拓新的貿易渠道的途徑。通過考察,我深深體會到《報告》中指出的要發展經濟,必須“突破行政區劃界限,形成若干帶動力強、聯系緊密的經濟圈和經濟帶”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只有突破行政區劃界限,才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各地資源,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只有地域合作,才能有力地促進經濟整體發展。我們一定要遵照總書記關于促進經濟發展的理念,搞好廣州鞋材業,帶動廣東鞋材業,并聯合全國同行一起,為搶占世界鞋業高端市場而努力拼搏。
記 者:“十七”大報告提到讓居民有更多財產性收入,您覺得這對民營經濟發展會否是一個契機?
劉會長:“十七”大報告清楚地寫著“創造條件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我認為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新,是在中國創造性地發展馬克思主義的一種新理念。我個人理解,財產性收入是指除了工資以外的收入,例如投資債券、股票、基金、理財產品及房屋出租、專利收入等。“十七”大提出這樣的觀點,確實是給了民營經濟一個很好的發展機會。這是因為:(1)它從政策上鼓勵人民通過購買債券、基金、股票,利用存款利息及房屋出租等合法渠道取得收入,客觀上促進了經營工業企業、房地產業建設、房屋租賃、金融及與此相關的行業的發展。(2)我個人認為這項政策實質上是鼓勵大家大膽地走全民致富的道路,讓“無產”的變有產,“有產”的變富。人民富裕了,消費也隨之增長,第三產業及其它產業都有了新的發展機會。因此我感到黨的這項政策,既是改善民生的重大舉措,又給民營經濟發展帶來新的契機。
記 者:“十七”大報告中,您認為還有什么是印象最深刻的?
劉會長:關心民生、改善民生,是“十七”大報告中一大亮點,也是我記憶中最深刻的地方之一。總書記在報告中說“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這種民生情懷,體現了我黨執政為民的本質和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理念,令每個聽到的人都感動不已。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進步,民生的標桿也在不斷提高,它已不再局限于“衣食住行”,而是指向教育、就業、收入分配、社會保障、醫療衛生乃至民主法制、公平公正等高層次、全方位訴求。《報告》對民生問題給予高度關注,提出了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的六大任務,不僅有理論高度還有很強的操作性,這是黨中央帶來的福音,我們無不為之歡欣鼓舞。民生系國運,有了黨中央的關懷,今后老百姓不僅日子過得滋潤,還活得有尊嚴,我們國家何愁不富強,民族怎會不團結。我們私營企業是有了黨的政策才有迅速發展的今天,我們一定要致富思源回報社會,像黨中央關愛人民一樣,做到情系群眾,哪里有困難哪里需要幫助,我們都要伸出援助之手,要多為人民辦好事辦實事,為建設和諧社會盡自己一份責任。

世界服裝鞋帽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世界服裝鞋帽網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