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無水染色技術取得了重大突破
記者從遼寧省高校紡織重點實驗室了解到,該實驗室研發的超臨界二氧化碳無水染色技術與工程化設備和散纖維及成衣制品無水染色技術取得了重大突破。遼寧省科學技術廳近日組織召開的科技成果項目鑒定會給予的評價是:該科研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為解決紡織染整行業的水污染和二氧化碳的綜合利用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
據該項目負責人、遼寧省高校紡織重點實驗室主任鄭來久介紹,傳統的紡織品傳統紡織染整工藝的水污染難題。
據鄭來久介紹,2004年,該項目列入中國紡織行業協會科技指導項目,并先后得到了遼寧省科技廳、遼寧省教育廳、大連市科技局的重點資助。2005年,該中心與光明化工研究設計院合作,共同研制了適于天然纖維的超臨界二氧化碳無水染色實驗裝置。在小試獲得成功的基礎上,2009年,又研制了具備中試生產規模的工程化設備,實現染色關鍵裝置的可視化,在散纖維和成衣藝術染色方面具備產業化條件。染色產品耐摩擦色牢度達到4級,耐水洗色牢度達到5級,符合國際環保紡織標準和GB18401—2003標準。遼寧省高校紡織重點實驗室申報國家發明專利9項,已獲授權4項。
鑒定專家認為,該項技術攻克了傳統的染色以水為介質、環境污染嚴重等技術難題,從根本上解決了紡織染整業環境污染嚴重和能源消耗高的共性關鍵難題,實現了染色過程的清潔化生產。
據預測,隨著該技術的推廣使用,我國紡織印染行業年節水可達10億~15億立方米。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