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紡織市場仍將維持振蕩
12月18日訊,近期國內棉花現貨價格止跌企穩,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表示,作為今年棉花行情走勢將繼續受到宏觀經濟、政策調控和資金炒作因素制約,在下游市場未充分消化漲價成本前,近期國內現貨市場仍將維持振蕩。
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認為,導致近期國內棉市將維持振蕩格局的因素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繼國內宏觀經濟和穩定物價政策輪番出臺之后,近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傳遞出2011年貨幣政策基調轉向的信號,2011年貨幣政策將由適度寬松轉為穩健,這是2008年11月中國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提出貨幣政策適度寬松之后首次回歸穩健,加息預期再度升溫。
另一方面,據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監測,11月中旬至12月初,近兩周皮棉周均成交量約9.8萬噸,僅為往年同期的52.5%,顯示市場仍處于多空博弈、成交清淡的局面。據調查,由于下游紗布市場表現弱勢,大多數紡織企業暫時保持觀望,原料采購意向較弱,僅部分小型紗廠由于原料庫存明顯消耗,目前已開始詢價,或將于未來一兩周內入市采購。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受益于近期國際市場需求反彈,我國紡織服裝出口企業順利實現調價,但利潤卻同比下降了5%,原因就在于勞動力和原材料的價格上漲。
據第一紡織網統計,今年紡織原輔材料成本同比上漲約30%~80%,其中棉花等主要原料漲幅最高超過一倍。企業用工成本也有不同程度上漲,招工難困擾著企業。據江浙等地企業反映,工廠招工只有去年的七八成,甚至有的不到50%,企業只能大幅提高員工的薪酬,長三角、珠三角工資漲幅普遍有20%~40%。另外,國家加大節能減排力度,客觀上也會增加企業環保成本。成本的全面增加考驗著紡織行業消化成本的能力,導致企業出口利潤空間被不斷壓縮。
最新公布的11月份PMI數據刺激國內多數商品期貨價格持續反彈,加之國際棉價大幅上漲,鄭棉期貨隨之上揚,棉商惜售心理再度增強。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表示,對于紡織服裝企業來說,未來一段時期仍將受困于成本。前10個月我國紡織服裝出口額已超去年全年的數額,預計全年出口可達2000億美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