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說不知道的好鞋四大要素
我們都知道鞋的最終目的是穿,說到穿就應以腳為目標。自從有了鞋楦鞋的制作就發生了跟本的變化,楦的設計可以說是鞋的重中之重,鞋是否好穿很大部分取決于楦。楦的尺寸是否精準決定了她是否好穿;她的造型決定了她的氣質和可以表達美觀的內涵,一雙好的鞋楦不但要有精心的設計,更要用試楦鞋反復試穿確認。一雙鞋中楦的重要性說占百分之百不為過。
再說幫面結構,如果一個設計師不是很清楚腳的生理尺寸,比如說趾圍、附圍、兜圍、踝的位置,標準尺寸,再有好的創意和思維也是白搭,再如沒有對工藝的了解設計的結構不是很合理,也是會嚴重影響鞋的穿著和壽命,在材料的運用和色彩的搭配上也會嚴重影響鞋的使用壽命和市場競爭力,這樣看來幫面也在鞋中占了重要性的絕對位置。
再說到底,有一定鞋設計經驗的人都知道底樣設計是最講求尺寸的精確度。在基本樣的設計中某些部件的誤差哪怕是0.2MM到了級放量產樣時也會給生產造成困難或跟本不能生產,另一個方面說到底的材料,鞋子消耗最嚴重的部件當屬大底了,其材料也有多種,運用不當也會嚴重影響鞋的壽命和舒適度,底重要性也應是百分百;
最后說到鞋的工藝,假如我們前面的工作都完美的完成,到了鞋的制作時候沒有完全按設計要求把本來55MM的后踵高做成了65,把本來43的外踝高做成了53,把本來一個用松緊的部件用成了皮料,本來銷皮厚度應0.6的銷成的0.3,結果會是會么樣呢?
如果我們要用一個數據來表示她們在鞋中占重要性的百分比,那么某環節占了鞋的百分之X,這個環節出了問題,我們能說這只鞋只有百分之X的不足嗎?當然我的比方有點不是很恰當,但是你細想不也是這樣不是嗎?
當今國內的設計師中,就算在鞋業最發達的地方也沒有幾個人知道我 們國家還有鞋的國家標準,這個行業當然也有不成文的標準,在國內大多數人包括鞋企老板不是因為愛鞋才作鞋,在成都這種現象更甚。當年在廣東天河購書城買了一本化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鞋業大全”,我看過的這么多的鞋書中也就是這本書最科學和系統,只是有點貴。
工作這么些年有朋友建議說你的設計手稿應畫得再飄曳一些,蕭灑一些,我只能附之一笑,其實我們在剛開始工作時那么沖勁那么豪邁,現在才知道在老板那里你就算能畫出清明上河圖、十美夜宴來只要沒有訂單那你一樣是狗屎不如,你只能用最通俗和簡單的方法去表達。市場要的東西不光是創意,而是創意和實用的結合;老板可沒有耐心去培養你的設計水平,一個好的設計師沒有一個好的老板支持和培養是不可能成就的。你可知道我們國家每年60億左右的產量,但是在國際上又有多少有名的呢?我們生產的鞋比意大利等發達國家的鞋單價便宜三到五層,這樣的現狀大多數人會說我們沒有品牌,但你可知品牌最重要的還是品質,云云種種,一個國人設計師有點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