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當鞋子的“保養師”
每天上午8點多,已85歲高齡的老補鞋匠蔡厚道,風雨無阻地出現在自己的崗位上——龍海市友誼路路口小食雜店邊的小攤,擺上一架老式修鞋機,開始一天的工作。昨日,在與蔡師傅的交談中,他笑呵呵地告訴筆者,他補鞋的“工齡”40年了,他這輩子樂當鞋子的“保養師”。
45歲那年,沒有固定職業的蔡厚道到一家皮鞋鋪拜師學藝,學習手工訂制皮鞋。三年后出師,由于資金短缺,沒有本錢沒法自己開行坐店。為了生活,他湊足30元,向一位浙江人購買了一架老式修鞋機,開始補鞋。
一架老式修鞋機,一支三寸鞋鉆。蔡厚道戴著一副老花鏡,躬著身子“飛針走線”,一雙手粗糙卻靈巧。他每天8點左右“營業”,一直到晚上5點收工回家。“石碼大街小巷的人,差不多都認識蔡師傅,他經常為一些困難老人免費補鞋、釘紐扣。”旁邊一位賣蘋果的女士說。
蔡厚道從事補鞋40年來,為人真誠實在,從不偷工減料,用一手好技術和一顆真誠的心為顧客服務,“我兩年前請蔡師傅補的這雙鞋,到現在還沒壞,那叫一個結實,只因款式過時啦,不想穿了。”一位正在補鞋的中年男子說。蔡厚道從來不貪小便宜,有一次發現少找了顧客一元錢,他起身追了50多米,把錢還給人家。
在龍海市石碼鎮,補鞋攤屈指可數。說起補鞋行當,蔡師傅說,這是一個歷朝歷代都有的老行當,老百姓生活需要它,但現在日漸沒落。“上世紀八十年代,人們還經常看到補鞋匠挑著擔子沿街吆喝‘補鞋啦’,現在從事這個行當的人越來越少。”
補鞋收入不高。蔡厚道除了補鞋,還兼做釘紐扣、換拉鏈等五花八門的業務,一個月也只能賺一二千元。“比進廠打工或許更自由,但賺得實在不多。”他說,現在年輕人誰也不愿意干這活兒。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曾有兩個年輕人找蔡師傅拜師學藝,他毫無保留地把手藝教給他們。誰知干了兩年后,他們為了娶老婆,就改行了。
“很多人勸我年紀這么大了,應當歇歇了。但是群眾生活離不開這個行當,我心里總是割舍不下。”蔡厚道說,他身體硬朗,手腳靈活,還能勞動,想靠自己的手藝吃飯,“這樣的日子過得自在。只要做得動,我就會做下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