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衣企業主動性減產或停產
“由于中俄貿易中生皮、成品革進出口量和金額很少”,中國皮革協會副秘書長、制革專委會主任陳占光表示:“皮革業產業鏈最上端的制革企業基本未受影響,可能影響較大的還是下游的制品企業。”
2014年1-12月,皮革服裝對俄羅斯出口額約1.5億美金,占皮革服裝出口總額的27.2%;2014年1-9月,皮革服裝對俄羅斯出口額約1.1億美金,同比增長8.4%,受到盧布貶值影響,10-12月,皮革服裝對俄羅斯出口額約4561萬美金,同比下降37.3%。皮衣企業受到的影響主要體現在訂單量減少或者不敢接單。
在中國皮衣產業的版圖中,海寧和佟二堡的皮衣企業主要以內銷為主,而作為“中國皮革皮衣之都”,辛集的皮衣出口到俄羅斯量相對較大,從去年中旬開始,受到盧布貶值的影響,為規避風險和減少損失,辛集的皮衣企業開始主動性減少或暫停接單。
“由于盧布貶值的影響很難控制和化解,從去年中旬開始,企業發現形勢越來越差,大都主動性地減產或者停產,加之趕上中國的春節,大部分企業也都提前放假了。”河北辛集市皮革協會副秘書長許岷表示:“做對俄貿易的企業基本都有損失,損失的多少不一,但由于對俄出口的企業很多都在外貿領域有十幾二十年的打拼經驗,也還沒有傷及筋骨,大家正在觀望形勢,打算等春節后看情況再開工。”
中國皮革協會品牌部副主任周富春也表示,目前,皮革裘皮服裝企業受到的影響不僅僅表現在資金方面,庫存高企、產品積壓情況也較嚴重。他們在調研過程中了解到,有幾家國內較大型的皮衣裘皮生產企業,庫存積壓均達到了數千件,尤其是2013年的產品,這不但對企業資金鏈造成了潛在風險,同時,企業在想方設法消化庫存過程中采取低價策略,對企業的發展、市場乃至整個行業將帶來消極影響。
值得慶幸的是,在調研中我們也了解到,2014年下半年開始,國內皮革裘皮服裝企業基本均按實際定單和銷量嚴格控制產量,并采取收縮生產規模的方式來“過冬”,行業呈現出由以量取勝向以質取勝轉變的局面。不求做大,只求做精,是目前企業普遍的應對策略之一。
受益于近幾年往內銷市場轉型的戰略調整,中國皮革之都海寧在此次危機中幾乎未受影響,海寧市皮革行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龔慧紅表示:“1998年俄羅斯驅逐華商的事件讓海寧皮衣企業損失巨大,自那以后,海寧皮衣企業逐步淡出俄羅斯市場,因此盧布貶值對海寧皮衣企業影響很小。現在很多在俄做貿易的企業也都是經營自主品牌,做轉口貿易的多,從波蘭再轉到俄羅斯,由于去年盧布貶值太厲害,風險太高,大家基本都把對俄貿易停了,只能等形勢好了再繼續對俄業務。”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