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老板“財務特質”降財務風險
在很多企業經營過程,很多企業老板對財務分析與評估都各有千秋,而大多數卻沒關注過這些企業管理者的財務分析能力,實際上風險評估和收益,是財務管理人員做出最佳戰略決策的依據。
為此,管理咨詢專家根據高管對待利潤和費用的態度,將其財務特質分為四種:“風險投資家”(如蘋果電腦公司的斯蒂夫·喬布斯)、“商業海盜”(如花旗集團的桑迪·韋爾)、“重商主義者”(如凱瑪特集團的查克·科納韋)和“折扣店經營商”(如TLC Beatrice食品公司的羅杰納·路易斯)。高管們必須將自己的“財務特質”和企業的真正需要匹配起來。
對于創造價值來說,這些方法是否具有先天的優勢——或缺陷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需要一套評估高管的不同財務行為的方法。“財務特質”法能夠通過評估高管為企業創造價值的思路以及具體方法,提供解答上述問題的有用信息。
測量領導力的標準模型一般都傾向于把重點放在諸如戰略遠見和執行能力、溝通能力等方面,而沒有直接考察領導者在實際工作中所采用的財務方法。比如,它們可能會注重一個領導者在既定的愿景下降低成本的能力,但是不會去認真探究這個人在處理這些問題上所采用的具體方法。而財務特質這種方法卻能夠彌補這個不足。
管理咨詢專家說:“企業的領導者都有兩大基本動力:為產品或者服務增值,有效地配置企業的各項資源。”
第一個動力可以從企業的毛利率推斷出來。毛利率就是毛利(營業收入減去銷貨成本)除以營業收入。通常,財務分析師都會將毛利率作為一種測量產品或服務的增值量的手段。在測量結果方面,它比利潤的精確度要高得多,因為利潤有時候可以很高,而增值量卻很少,有時則相反,利潤很低,增值量卻很高。
第二個動力則可以從企業的間接費用率進行推斷。間接費用率就是除銷貨成本以外的費用除以營業收入。這個數據未必是測量資源利用的最佳標準,但它確實提供了一個有關費用數額的好線索,而費用的相關信息則是可以直接從利潤表上找到的。
財務特質法結合了這兩類數據——毛利率和間接費用率——來確定高管在企業中所采用的特定的財務方法。為了保證內容具有可比性,這種方法會把特定行業或市場中的這兩個數據的平均值也考慮進來。有一點很重要,就是要明確財務特質法只是對高管們在經濟方面所采用的手段進行測量。這和一些類似的心理評估方法不同,財務特質法對高管的評估并不是以他們的個性為基礎的,而是根據不同人對企業在不同情況下的財務風險及相應回報的看法來對他們進行評估。
要理解這個方法,首先必須知道,與高管們的任內業績掛鉤的毛利率是可高可低的,費用也一樣。因此,在財務特質法中,有四類不同的極端情況:一,高毛利率、高費用;二,高毛利率、低費用;三,低毛利率、高費用;四,低毛利率、低費用。每一類情況都有與之相對應的一類財務行為,它們分別被稱為“風險投資家”、“商業海盜”、“重商主義者”和“折扣店經營商”。這四種“特質”內含的細節,說明了這四類人是如何以不同的方式利用資源、創造價值的。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