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匯率大漲、疫情二次爆發,布老板左右為難!
國慶前,市場傳出好消息,由于印度地區疫情嚴重,無法保證順利交貨,大量印度紡織訂單轉移至中國,訂單量巨大,據說已經排到了明年5月!
今年受到疫情的影響,國內外消費者對服裝的需求有所下降,可是家紡面料的表現一直很強勁,特別是進入9月份,一位做家紡的老板表示:“ 國慶前接到了十幾萬米的家紡訂單,最終出口到歐美,據傳有可能是本來在印度生產轉移到了我們這,但最近這段時間人民幣匯率猛漲,我們最終的利潤也可能被匯率整的蕩然無存。”
人民幣匯率猛漲,布老板左右為難,該不該漲價?
節后首個交易日,不出所料,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補漲近1000點;但更為重要的是,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延續假期以來的強勢, 10月9日盤中一度漲破6.7關口,刷新去年4月以來的高點。10月12日,央行出手將遠期售匯業務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率從20%下調至0,通過調整外匯風險準備金,在匯率升值時下調,在貶值時上調,可以對匯率起到逆周期的調節作用。
10月15日,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開盤上漲70點,報6.7300,與此同時,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升破6.71關口。
今年6月初開始,人民幣一波快速升值的行情,由于中國的疫情控制較好,人民幣有所走高,這對于進口企業來說是利好的,但是對于做出口生意的老板來說,可不是一件好事。一般來說,外貿企業多以美元結匯,若結匯時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下降,也就表示原先談好的價格帶來的利潤降低了。
匯率漲漲跌跌一直是紡織外貿人心中的痛,如果結匯的時間點把握的好,就可能賺到一筆,而若把握不好,就有可能白白損失一筆,一位做外貿的布老板表示:“ 好多出口企業接到的訂單都排到年底甚至明年了,價格都鎖定了。現在來這么一出,很可能就是白干了!”無獨有偶,另外一位做外貿的朋友也表示有過類似的經歷,他表示,18年年初人民幣快速升值,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前一天還是6.88,后一天就跌到6.78,就因為結匯晚了一天,就“扔掉”了幾萬塊人民幣。
這下,對于剛剛接到了大量外貿訂單的布老板來說,簡直是左右為難,這個時候該不該漲價?
一方面,如果漲價客戶不接受,那么,很可能轉移到其他沒有漲價的供應商那里去了,現在的價格戰十分激烈,很多企業因疫情打擊而訂單減少,都想搶奪這些“稀缺”的訂單以彌補上半年的損失。另外一方面,最近原料開始漲價,再加上匯率仍有走高的趨勢,如果不漲價,那么,這部分微薄的利潤也被匯率和原料的漲價吃掉,最終很可能就是白干了!
行情好轉,原料上漲幅度較大,供應商議價權開始提升
然而,國慶期間,市場行情一下子火爆起來了,受益于冷冬和雙十一的助推,市場上出現了“搶面料”的混亂場面,部分染廠也經歷了爆倉,染費也開始上調了,目前整個產業鏈都處于一片漲聲之中。這個時候,下游供應商有了足夠的話語權,可以對客戶提出漲價的要求。
現在家紡類服裝類的坯布都有所上漲,連最常規的滌塔夫、春亞紡這類坯布最近也十分搶手,不少廠家表示訂單已經排到了下個月,行情好轉加之原料,像滌絲、棉紗、滌短、粘膠等都在漲價,因此面料價格也開啟了上漲通道。
但也有不少布老板表示這只不過是正常的調價,主要是因為前面跌的太狠了,趁著現在行情好,稍微回一點價,客戶也會同意。 “我們之前的240T春亞紡已經跌到了1.4元/米,最近回到了2元/米。但也不能說是漲價,2元/米本來就是這塊布的正常價。”一家做春亞紡的織廠經理表示。另外,一家做棉布的廠家也透露:“現在棉紗漲的很厲害,面料也是供不應求,因此我們決定60s、50s色布在現有價格基礎上上調0.5元/米,40s色布上調0.4元/米。”
編后語
最近市場有所好轉,不少布老板都接到了相關訂單,不管是家紡還是服裝類訂單都有所增加,很多布老板都鉚足了勁,想要趁著這段時間,多多接單,爭取彌補上半年,的確也有不少老板最近接單接到手軟。
但越是這個時候,布老板越需要保持清醒,一方面海外疫情數據仍在不斷上升,且多國出現再次封鎖政策,這部分回流的外貿訂單很有可能面臨再次取消的風險,這段時間切勿盲目生產,過多地囤貨。上半年由于錯判未來形勢,導致廠家庫存越來越高,現金流陷入困境的教訓還歷歷在目。另一方面,客戶在報價的時候要留有一定的余地,謹防因為匯率一漲,利潤就所剩無幾。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