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匯率“破7”,緩解紡企多大壓力?
8月5日,離岸、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雙雙跌破7關口,這一消息一舉登上微博熱搜榜,同時在紡織外貿企業中引起熱議。
事實上,在2015年匯改之后,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就多次徘徊在破7的邊緣,但每一次都有驚無險。“7”之所以如此重要,在于它已經成為匯率的重要關口。其實,從理性角度來看,面對一個瞬息萬變的市場,6.9和7.1并無太大區別。但在心理防線面前,是否破7,似乎關乎整個市場的預期。特別是在中美貿易戰持續升溫的關鍵時間節點,人民幣貶值的后續利弊效應被高度關注,那么事實又是怎樣呢?
出口企業:匯率“破7”利好有限
自2018年3月,中美貿易戰打響之后,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呈現貶值的狀態,從6.29突破至2018年11月初的6.98關口,但隨后就開啟升值模式,至2019年3月21日,離岸人民幣報6.6715。今年7月份,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基本在6.85至6.89的區間徘徊波動,但始終未破7。8月5日上午,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跌破“7”關口,最低貶值至7.0421,破7時代來臨。
對于紡織服裝外貿圈的從業者來說,人民幣的漲或跌都會關系到他們的切身利益。我國紡織服裝出口企業的訂單一般以美元進行結算,人民幣貶值,也就是1美元能兌換更多的人民幣。尤其是在中美貿易戰的背景下,人民幣匯率的貶值對出口企業財務利好,一定程度緩解了出口關稅預期上漲的壓力。“現在結匯的企業可開心了,原本預計6.8可以結匯,現在7元左右結匯,瞬間多了兩毛的利潤。”8月5日,浙江某大型外貿企業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雖然有企業享受到了近期匯率波動帶來的直接利好,但是對于大多數企業而言,人民幣“破7”的利好效用并未如想象般大。“貶值對出口企業是利好,到賬的貨款結匯會增加利潤。但是現在銷售的貨物未必會增加利潤,因為這部分賬款大約兩個月后再到賬,彼時人民幣匯率還很難說。”一位外貿企業負責人表示,“此外,考慮到進口原材料成本上升、買方議價等因素,一跌一漲,最后利潤可能還是持平的。”
業內人士指出,除了已經完成交貨、正在結匯過程中,且沒有采取固定匯率的訂單會因為這兩天的下跌“占便宜”外,其他訂單都無法立刻獲得額外利潤,有些出口企業甚至會因為沒占到便宜而心理不平衡,畢竟提前鎖匯的訂單不會受到人民幣漲跌的影響,也自然沒有辦法享受到突然貶值的好處。
吳江偉華紡織有限公司經理李昌春表示,這次人民幣匯率破7,對整體外貿情況來說是利好,對業內企業來說更多的影響是平復當前焦灼的情緒。他認為,一方面,外國客商本身也很精明,面對人民幣貶值,在報價時自然“心理有數”,會相應調整報價。另一方面,雖然貶值會讓中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比此前更有優勢,但國內同行之間的競爭依然激烈。因此他認為,貶值對紡織行業的影響相對有限。
進口企業:原料價格更牽動人心
“與現階段匯率變化幅度相比,原材料價格和關稅的變化對進口企業影響更大。例如,目前原油價格下降的幅度大于人民幣貶值的幅度,盡管人民幣匯率破7,對于需要進口原材料的化纖企業依然不受太大影響。”浙江地區某紡織業負責人表示。
以粘膠短纖產業為例,2019年以來,進口原料價格波動幅度較大。今年1~6月,溶解漿市場價格由900美元/噸單邊下跌至800~820美元/噸,價格落差為90美元/噸,下跌幅度為10%。其中,1~4月,進口溶解漿市場價格表現出跌幅較緩,但是5~6月,進口溶解漿市場表現出下跌速度較為迅速的走勢。業內人士分析指出,未來一段時間內,溶解漿市場價格仍存在繼續下跌的可能性,且進口溶解漿的量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仍保持市場主導優勢地位;從而會引發國產溶解漿市場價格與其逐步接近。
目前,我國對進口原料溶解漿的依存度高達66%~70%,進口溶解漿價格的下滑降低了我國粘膠纖維企業的進口成本。對于大多數紡織企業而言,這10%的成本下跌利好要遠大于匯率波動“0.1%~0.3%”帶來的影響。
愁“匯率”憂“貿易戰”不如強產品
美國作為我國紡織原料及紡織制品的主要輸出國之一,對我國紡織行業發展舉足輕重,自2018年中美貿易戰發酵以來,美國加征關稅對眾多出口企業的利潤造成了壓力,但從統計數據看,整體出口仍然處于平穩的發展態勢。根據中國海關數據,2019年上半年,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金額為1284億美元,同比減少2%,增速較上年同期和今年一季度分別放緩4.8和0.4個百分點。上半年,我國對美國出口紡織品服裝金額同比減少0.7%。
過去一年多來,多數出口企業對加征關稅已經有了一定的心理預期。他們認為即使3000億美元商品關稅落地,對企業的影響也是可控的。而無論是加征關稅,還是人民幣匯率波動,抵御這些風險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增強產品的競爭力。
寧波中基集團副總經理應秀珍表示,目前美國對中國出口的2000億美元商品加征25%關稅,其中大約6%由人民幣貶值消化,2%由減稅降費消化,2%由融資成本降低消化,剩下的則由出口制造商、客戶以及消費者承擔,承擔比例主要依據產品的競爭力決定。
在人民幣匯率方面,多位從事出口行業的企業相關負責人都表示:企業其實不擔心趨勢性的升值或者貶值,短期內的劇烈波動對企業負面影響最大,目前企業采取按比例、分批次結匯以及按比例遠期鎖匯的匯率風險管理方式采取較多。
央行也表示,不希望企業過多暴露在匯率風險中,支持企業購買匯率避險產品規避匯率風險。同時也要看到,目前人民幣匯率既可能貶值,也可能升值,雙向浮動是常態,不僅是企業,即便更為專業的金融機構也難以預測匯率的走勢。建議企業要專注于實體業務,不要將精力過多用在判斷或投機匯率趨勢上,要樹立“風險中性”的財務理念,敘做外匯衍生品應以鎖定外匯成本、降低生產經營的不確定性、實現主營業務盈利為目的,而不應以外匯衍生品交易本身盈利為目的。
8月5日,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就人民幣匯率相關問題回答了《金融時報》記者提問。以下為記者問答的重點內容:
1.為什么破7?
受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及對中國加征關稅預期等影響,8月5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有所貶值。
2.破7是正常的。
人民幣匯率“破7”,這個“7”不是年齡,過去就回不來了,也不是堤壩,一旦被沖破大水就會一瀉千里;“7”更像水庫的水位,豐水期的時候高一些,到了枯水期的時候又會降下來,有漲有落,都是正常的。
3.人民幣總體是升值的。
過去20年國際清算銀行計算的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和實際有效匯率都升值了30%左右,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值了20%,是國際主要貨幣中最強勢的貨幣。
4.破7之后怎么走?
中國人民銀行有經驗、有信心、有能力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
5.對企業和居民有何影響?
過去20多年,人民幣對美元和一籃子貨幣升的時候多、貶的時候少,中國的老百姓主要金融資產在人民幣上,受到最好的保護,其對外的購買力穩步攀升,這些均能從老百姓出國旅游、境外購物、子女海外上學中反映出來。
我們不希望企業過多暴露在匯率風險中,支持企業購買匯率避險產品規避匯率風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